火炬是如何设计的?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灵感来源于“起源、和谐、融洽”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时间跨度,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火炬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而传播。起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其与往届奥运会的火炬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别。红色和银色的对比色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等分,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优雅华丽,内涵丰富。

目录

火炬简介

外观创意

技术特征

工作流程

火炬组件

设计和开发

设计组

新面貌

编辑这个火炬简介

奥运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用于燃烧奥运圣火的手持火炬。奥运火炬设计的创意过程

火炬是奥运圣火的载体。自1936柏林奥运会以来,每一届奥运会都产生了体现主办国文化特色、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遗产。

编辑本段的外观创意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

在强光和日光下都能被识别和拍摄。工艺方面,采用了圆锥曲面一次成型技术和铝蚀着色技术。火炬造型由可回收的环保材料制成。北京奥运会火炬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起源与和谐”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时间跨度,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火炬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而传播。起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其与往届奥运会的火炬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别。红色和银色的对比色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等分,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优雅华丽,内涵丰富。

编辑本段的技术特征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够在时速65公里的强风和50毫米的暴雨条件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采用轻质优质铝合金和中空塑料件设计,非常轻便。下部喷涂高触感塑料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品,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这是一种廉价的普通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污染环境。

编辑此工作流。

航天芯,也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烧系统,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燃料瓶、稳压装置和蓄热装置)和燃烧器两部分。工作时,开关工具顺时针打开燃料瓶上的常闭开关阀。瓶内的高压丙烷蒸汽经稳压装置降压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压力值后,通过带五个气孔的燃料分配器侧孔进入再生铜管,流经燃烧室和燃料瓶后重新进入燃料分配器,并分别从两路进入预燃室和主燃烧室进行燃烧。

编辑本段中的火炬组件。

燃料瓶燃料供给系统的主要部件是稳压装置和燃料瓶,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和工艺自主研发。燃料瓶采用无缝冷拉工艺,直径32 mm,即由一整块板材拉制成现在的形状,因此非常耐压(最高可达14 MPa),相当于承受水下1400米以上的压力。由于火炬燃烧的时间要求,一瓶燃料需要燃烧15分钟以上,燃烧器除了火炬形状外,还有一定的流量要求。所以为了保证与火炬外壳的匹配,满足燃烧时间,只能把燃料瓶做得又薄又长。这在技术上难度更大。因为是一体成型,而燃料瓶壁的壁厚小于1 mm,长细比达到7.5倍时容易开裂。燃料的选择是纯度超过99%的丙烷。在历史上,奥运火炬使用了更多的混合燃料。丙烷燃料用于满足火炬传递路线内的环境温度要求。其次,颜色也是一个考虑因素。丙烷燃烧后,火焰呈橙色,能见度好。稳压装置也是专门研制的。从燃料瓶出来的气体的压力是不稳定的,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火炬的燃烧需要稳定的流量,稳压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燃料供给,和一般稳压器的原理是一样的。气体燃料以较高的压力进入稳压装置的入口,在一定范围内以高于环境压力的压力流出,以保证燃烧所需的燃料压力和流量。电压调节器的设计要求通常是小、轻和多功能的。现在的稳压装置* * *有四个作用:第一,把手电筒开关设计在稳压装置上,稳压装置少了一个零件;二是减压;三是稳压;第四是保证火炬在意外坠落的情况下继续燃烧而没有危险。燃料瓶和稳压装置的连接燃料瓶和稳压装置通过螺纹连接,燃料瓶口有外螺纹,稳压装置有内螺纹。虽然这不是原创,但很少用在火炬上。以前有的火把用的是现成的燃料瓶,大多采用直接顶举的方式。这种没有螺纹的连接方式,如果气压过高,顶针会被推得很紧,很难使用;如果压力太小,容易因使用时的震动而松动,造成漏气;同时,由于定位密封不准确,在压实或使用过程中容易因密封不严而漏气,既不安全也不容易熄火。我们吸取了国外火炬的经验教训,采用了螺纹接口。

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火炬都使用了保温装置。因为对于气相燃烧,如果没有有效的热量补充,燃料瓶的温度会下降。当燃料处于低温时,蒸汽压力会降低,这可能会影响火炬的燃烧性能。最初的设计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刚开发的时候,燃料瓶体积大,所以冷却慢。现在的燃料瓶更小,燃烧时间更高,需要加回热力装置。要加热,就要有热源,于是很自然的想到利用火炬本身的火焰热量——燃料出来后不直接进入燃烧室,而是通过蓄热系统加热燃料瓶,减缓降温速度,满足燃烧时间。回热管的另一个好处是不可能通过热交换来交换所有的热量,所以管内气体的温度也提高了,有利于燃烧,这是一个额外的好处。燃烧器双火焰为核心设计,国内首次使用。经过蓄热加热后,燃油分为两路,一路进入预燃室,另一路进入主燃烧室,基本按照1:2的比例分配。预燃室底部的中心是喷嘴,周边是进气孔。火炬壳体底部还有一定面积的进气通道。当预燃室内的燃油向上喷射时,会带动周围的空气上升,进入预燃室,这就是喷射效应。预燃室中的燃料和空气混合,然后燃烧。就像我们家的煤气炉,火焰混合得很好,燃烧得很充分。火焰温度高,形状短,呈蓝色,强光下不易看清。而主燃烧室的燃油没有经过预混,燃油喷出后与空气混合,然后扩散燃烧,火焰温度略低,呈不透明的橙色。火焰高度高于25厘米。预燃室相当于一个稳定的火源,确保永不熄灭。即使外主燃烧室的火焰熄灭,也会立即点燃主火焰。国外也有类似双火焰的设计,但不尽相同,也不是预混。像2006年都灵冬奥会一样,也有两个燃烧室,但都是扩散火焰。我们考虑用预混火焰,主要是因为它的温度比较高,更容易重燃主火焰。另一方面,主焰在上,预燃焰在下,受外界影响相对较小,更容易保护火焰。这个设计其实是受吸气式发动机的启发。因为有些发动机还有一个小的预燃室。应该说,这种方案在火炬的使用上还是第一次。主火焰从圆管内均匀的小孔中喷出,也很特别。国外很多都是小口喷,或者虽然有多个喷嘴,但是尺寸比较大。这个方案我们也做过实验,一方面不利于火焰的稳定,另一方面燃烧时烟雾较大。在我们现在的设计中,火焰可以从一个圆环的小孔喷出,优点之一是喷出的燃料比较均匀,是圆形火焰;另一个是喷出的燃料能更均匀地与空气混合,燃烧充分时烟雾会小,有利于观赏和环保。在火炬的研制过程中,发现风速对火炬工作的影响最大,在专用设备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以保证火炬在大风小风的情况下不会熄火。我们真的希望得到一个性能可靠稳定的手电筒。我们认为,今后应继续在实际环境中评估火炬的参数,并通过严格的生产流程确保开发质量。我们期待北京奥运火炬在同一个世界传播同一个梦想。

编辑本段的设计和开发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究和规划始于2005年8月。结合举办北京奥运会的理念,通过分析历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经验,确定火炬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法。根据火炬工业设计的特点,为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经北京奥组委批准,确定火炬设计以艺术造型为主,燃烧技术与工业设计同步征集、公开征集与定向委托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模式。2005年2月6日,BOCOG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征集火炬设计方案。截至2时,鸟巢上方的巨型火炬

2006年2月28日,BOCOG共收到国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847件参赛作品,其中有效参赛作品388件。经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评审委员会对提交的作品进行初评和复评后,根据评审程序的规定,评选出3件作品提交BOCOG执委会审议。2006年6月至8月,按照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择优的原则,经BOCOG执委会审议决定,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设计的火炬祥云造型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燃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确定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完成火炬造型与燃烧系统相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完整设计,并于2007年6月5438+10月获得国际奥委会批准。

编辑本段设计团队

祥云火炬由联想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火炬设计总导演:姚英佳。创意总监:李。创意总监:邱佳宇。创意工艺:负责人:韩。火炬设计:张军。

编辑此段落以获得新外观

2011年1月65438+8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又添新景观。完成搬迁施工的北京奥运会新火炬(5枚)在鸟巢东北侧空地正式亮相,颜色与奥运会期间一致。据介绍,新奥运火炬塔地面高度为31米,基座埋于地下7.8米。【1】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燃烧了16天的奥运主火炬,正式结束了为期三个月的“搬家工程”,出现在鸟巢东北角的空地上,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留念。17凌晨,红皮祥云图案的主火炬在寒风中与国家体育场的冰雪世界相映成趣,红白相间,几名游客正在拆除脚手架的奥运火炬周围拍照。据工作人员介绍,新奥运火炬塔地面部分高31米,埋入地下的基础部分深7.8米。在不久的将来,奥林匹克公园还将在奥运主火炬塔旁修建冠军墙,形成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火炬广场”,向游客开放。2010 9月底,长32米、重45吨的奥运主火炬塔从“鸟巢”拆除。主体钢结构返厂维修后,再次翻新加固“瘦身”,新增底座、蒙皮、燃烧器、外网。完全组装好的主火炬塔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火炬时的形状和颜色是一样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