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公益机构和三类公益机构有什么区别?
所谓公益性二类,是指应符合以下条件的一类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按照政府确定的公益性服务价格收取费用,其资源可在一定区域或程度上通过市场配置。如普通高等学校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所谓三类公益,是指应符合以下条件的一类事业单位:经营活动具有公益性质,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如广播电视、党报、党刊等机构。
第二,机构的范围不同:
第二类公益包括:
1.学历:普通高中、大专院校、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电大函授和远程教育、老年大学、幼儿园等。
2.科学研究:基础应用科学研究等。
3.文体类:需要重点扶持的文艺院团、文化宫、公园、体育场馆、体育训练基地、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
4.健康类:非营利性医疗、职业病疗养等。
5.社会经济服务:人才交流服务、人防工程管护、对外交流服务、种子苗木繁育、混合林场、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公益性地质勘探、农业技术推广有偿服务。
三类公共福利包括:
时事报刊、广播电视、彩票发行、公益规划设计、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公益培训机构、公证、重要密文打印机构、经济仲裁、殡葬服务等。
扩展数据:
公益类主要包括:
1.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公益宣教(党员电化教育、讲师团等。)、考试机构等。
2.科学研究:基础研究还是社会福利研究。
3.文体类: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美术馆、科技馆、群艺馆(文化馆)、文物考古保护、文献信息、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技术监测、出版物审查、体育项目管理等。
4.卫生:疾病(流行病)防治、妇幼保健、精神卫生、急救、采供血、计划生育服务、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保经办和公积金管理、优抚安置、法律援助、婚姻登记、公共就业服务、社会福利机构、公益性残疾人康复机构、老年妇女儿童工作机构、学生资助管理、离退休干部服务。
6.公安:人工影响天气、防汛抗旱防火、应急救援指挥、无线电监测、人防指挥与保障、信息安全、重要或应急物资储备等。
7.社会经济服务:基础测绘和公益性地质调查、农机安全监理、经济社会调查统计、渔船检验、植物检疫、地震监测、环境监测、网络监测、工程标准定额、自然资源保护、纯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流域管理、园区管理服务、
水文(水资源)监测、价格监测、价格认证、药品和医疗器械评价、生态公益林场、公共资源交易、土地整理储备、无偿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镇(街道)为民综合服务。
8.行政协助:质检、食品药品检验、土地监管、环境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劳动保障监察、交通运输监管、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城市综合执法、农业监管、林业监管、水利监管、金融监管、节能监管、旅游监管、卫生监管、知识产权管理、档案管理。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散装水泥管理、政策研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政府投资和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资金审核支付、政府性基金和项目管理、举报投诉维权、电子政务、土地房屋征收补偿、金融协调与服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外省市联络机构等。
百度百科-公益二类
百度百科-公益类三
百度百科-公益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