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发动机哪个最好?

随着自制核心热潮的兴起,关于中国汽车核心技术话语权的争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以发动机为代表的核心技术领域,拿来主义已经不是中国自主企业与世界的相处之道。更多的企业认为,只有拥有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才能改善中国被外国公司控制的局面。

在国外,汽车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基本都是汽车厂商自己生产,而在国内,很多汽车厂商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大规模的技术研发团队,很难实现发动机的自给自足,发动机的采购主要依靠合资、独资公司和进口。在这个高利润的市场,三菱的发动机已经形成了相对垄断。三菱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沈阳三菱和哈飞三菱,前者占据国内2.0 -2.4升排量轻型车发动机市场35%以上的份额;后者被誉为微型发动机之王,销量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全国第一。

作为自主品牌中最早的b级车之一,奇瑞的东方之子在上市之初就搭载了三菱发动机。曾经有一批东方之子用的是三菱发动机,存在油耗过高的问题。去年年底,奇瑞甚至召回了大量使用三菱发动机的缺陷奇瑞汽车。对于坚持自己造车的奇瑞来说,发动机采购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R&D费用,但是如果出了问题,要靠厂家自己解决,还是挺麻烦的。这也迫使奇瑞在自主发动机研发成功后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将原本使用三菱发动机的奇瑞汽车全部更换为自主核心。使用自主芯的好处是质量监管可以更稳健的进行,不用担心购买的发动机出现质量问题,影响自己的品牌形象。

早在2002年,奇瑞就将目光投向了发动机的研发。当时中国的发动机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至少有20年的差距。奇瑞与澳大利亚AVL公司合作开发了全部满足欧IV排放标准的18汽油和柴油发动机,其中汽油发动机提升功率达到72KW,柴油发动机提升功率达到50KW。这些指标不仅比自主品牌的国内主流产品高出近一倍,而且比国内一些合资企业的产品还要先进。

ACTECO发动机的优异性能也使其在全球受到广泛关注。已向美国市场出口7000台,并与菲亚特公司签署协议,为中国及中国以外生产的菲亚特汽车提供1.6升和1.8升汽油发动机,年供应量超过65438+万台。奇瑞汽车董事长尹称菲亚特购买6.5438亿+发动机是“奇瑞汽车走向国际的重要一步”。ACTECO1.8L发动机在奇瑞汽车第二发动机厂量产,供应国内外市场。奇瑞的努力赢得了海外跨国汽车巨头的青睐。菲亚特大量采购东方之子1.8L发动机的原因是高品质带来的市场认可率。

一直坚持自主造车的华晨和吉利,在发动机的研发上也有所斩获。日前,华晨1.8T涡轮增压汽油机实现量产。这款原本计划将接君系列推向巅峰的发动机首次安装在更大的尊驰汽车上。据了解,该发动机由华晨联合世界三大内燃机巨头之一的德国FEV发动机技术公司制造。华晨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华晨官方对其动力输出性能和可靠性给予了充分肯定。

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透露,吉利一直在系统规划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包括1.3升、1.4升、1.6升等经济型排量发动机的制造,2.0升-3.0升排量发动机的研发也已提上日程,将开发与之匹配的变速器。目前吉利很大一部分车型使用的是自主发动机,未来将全部自产,不再采购。

李书福说,没有自主研发支撑,所有想法都只是海市蜃楼。没有国外合作伙伴进口的现成产品可以依赖,这成为了民营企业的一个优势,即可以灵活选择R&D策略并尝试,而不用担心资金以外的各种因素的制约。

与上述企业相比,SAIC的独立发动机战略是独一无二的。将英国罗孚收入囊中后,SAIC创立了自主品牌荣威,并将罗孚发动机的规划确定为未来战略的重点。SAIC的英国R&D中心RICADO2010保留了大多数罗孚员工,其中大多数是发动机和变速箱方面的专家。他们在引进国产发动机之前做了一些技术改进。据了解,SAIC汽车发动机的装配线由国内供应商集成,关键零部件均为进口零部件,精度高、成熟度高、可靠性强。第一条装配线是多品种柔性生产线,可生产包括KV6和K4汽油机、L/G柴油机在内的三大系列六个品种的发动机装配线,年产能8.5万台。

根据上汽集团的规划,2065,438+00年将实现发动机30万台,整车20万辆。这意味着65438+万台发动机将出口到其他车辆制造商。目前,包括东风刘琦在内的很多国产汽车品牌都决定放弃三菱核心,向SAIC抛出橄榄枝。

毫无疑问,汽油机的市场空间主要受乘用车市场发展的影响。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汽车发动机行业也一直保持着火爆的趋势。长期以来,发动机技术话语权的缺失一直困扰着我国自主车企。随着自主造芯的兴起,中国发动机采购受制于外方的局面必将得到改善,三菱为中国车的时代也将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