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重返亚洲采取了哪些具体行动?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请分析中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洲的。

中国政府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洲?

第一,知己知彼。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背后的含义。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国际经济文化的东移。目前美国失业率高,经济疲软,欧盟经济在经济危机后一蹶不振,中东很多国家一直不喜欢美国,而非洲大陆的经济还需要很长时间等待发展。目前,全球经济的增长点在亚太地区。另外,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正在受到挑战,多年来强调的个人主义精神,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让很多人迷失了方向,不知所措。而东方文化则一直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即使在东方,也有很多偏离这些文化的现象,但他们一直保持着这种观念,依然对这个社会充满希望和期待,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二,正确认识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的影响。美国重返亚太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和安全领域。经济上,美国试图加强与东亚国家的经济交流,一方面是为了增强美国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中国、印度等一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实力。政治上,美国试图孤立中国,让中国处于供不应求的境地。其目的是试图维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领导地位。正如希拉里所说,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应该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要实现这一点,美国必须保持领先地位,因此加强了在亚太地区的行动。在安全方面,美国一直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国家。当它获得经济实力时,它不断打击各种潜在的威胁。以人权为名,掠夺经济,打击异己,多次对某个地区或国家发动战争。最近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就是最大的例子,也正是这两场战争极大的消耗了美国在当地的经济,导致了美国的衰弱。面对中国等亚太国家的崛起,美国出于安全考虑,必须对其进行打压,以稳固其霸权地位。

第三,看清亚太其他国家的态度。新加坡一家战略咨询公司的专家巴斯卡兰说:“亚洲小国需要美国继续参与亚洲事务,帮助抗衡中国的影响力。一个和谐而有制约的中国更有可能发挥积极作用。”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崛起和美国介入的复杂心态。这句话表面上包含着对中国的警告,但如果你深入理解,就会发现它包含着两层意思。一种是以美国的实力和市场来限制中国的影响力,但这种限制更多的是为了平衡,而不是遏制中国的发展,因为第二层意思也很明显,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国的发展。因此,中国应该更加重视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双边关系。中国需要从稳定和发展一些重要的双边关系入手,巩固与地区国家的长期合作基础,形成进退自如的态势,逐步达到以双边合作促进多边合作的效果。

第四,对抗中求合作。美国在新战略中明确指出,“中美两国对东亚的和平与稳定负有责任,双方都将从建立合作性双边关系中受益”。这无疑是希望在防范中国的同时寻求与中国的合作。美国不仅依靠军事,也希望借助外交等各种力量达到目的。在新战略中,美国一再强调美国的经济利益,而不是单纯的安全利益。中国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拥有绝对的分量。美国只使用军事手段来达到目的是不现实的。中美两国在经济上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不应该也不能随便中断中美之间的经济往来。就中国而言,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需要稳定和平的外部环境。与美国合作不仅能赢得外部环境,还能为社会转型增添新的外部动力。因为一个民主透明的中国是符合美国利益的,毕竟美国人可以从中国透明的预算和支出中找到安全感,尤其是国防预算。如果美国这样做,不会损害中国的利益,反而符合中国大多数普通公民的利益。

5.战略上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未来十几年,中国对美战略的正确选择应该是:因势利导,以静制动,刚柔并济。一方面,对那些积极附和甚至呼吁美国重返亚太的周边国家,要表现出足够的理解和包容;对于那些在美国唆使下不断作弄中国的周边国家,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和克制。另一方面,要有老一辈领导人的远见卓识,要在战略上藐视美国的这些战略对手。美国是纸老虎。不管美国有没有政治选举,不管美国对我们做出什么高调的言论或行动,我们都不能牺牲国家利益和民族复兴来换取“和谐世界”。我们要永远记住“以妥协求团结,以斗争求团结,以生存求团结”这个朴素的道理,把握当前形势,打破美国对中国的新封锁和遏制。

总的来说,中国只要稳住阵脚,在经济竞争中不被美国打败,守住经济防线,就基本可以应对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因为美国不可能放弃中国这个新兴经济体。但目前,由于形势复杂,中国需要寻求更加全面、多样、合作的手段,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更好地维护和发展中国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