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主要作品
2.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其发展对策,《南方农村》,2005年第5期,刘军,李建军。
3.科学形态学:在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之间,《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第2期。
4.中国科技体系建设的历程及其“路径依赖”,湖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2005。
5.创新思维与可能性哲学,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荷兰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学术论坛,第10期,倪,李建军,2005。
7.美国和日本的专利战略与专利制度创新,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知识产权2005年增刊/专刊。
8.北京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体系的历史与特点,《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9.《关于我国科学行政体制改革的设想》,《思想理论参考》第40期,2004年6月5438+2月15,第二作者。
10.《农民利用科技致富的实证调查报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1.《自然辩证法教学体系中的两个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3期。
12.“李约瑟问题”与“诺贝尔现象”,《科技导报》,2003年第5期。
13.永远焕发光彩的人才培养平台,《自然辩证法通讯》25周年专栏,2003年第5期。
14.硅谷产学创新体系及其集群效应,《山东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复印资料(2004年第2期)全文复印。
15.《论规范“知识经济”的前提条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哲学》2003年第4期。
16.《三个代表理论与我们党的当代发展观》获2002年北京“十六大精神与首都现代化实践”优秀论文奖,并被收入论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
17.电力产业中的政府管制(译文),《社会经济制度比较》,2003年第2期。
18.为高科技企业创造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翻译),《经济与社会系统比较》,2002年第6期。
19.影响中国现代科学发展的科学价值观,《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6期;科技哲学全文副本2001,2号,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和报社信息中心。
20.促进硅谷:福特曼的区域优势模型(已译),《经济与社会制度比较》,第1期,第2期,2000年。《科技哲学B2》全文,2000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信息中心。
21.铸造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辉煌共赢体系,现代教育报(国际教育),2006年8月24日5438+0。
22.社会网络:硅谷的创新之泉,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第1期,2000。科技哲学B22000,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和报刊信息中心全文复制。
23.知识经济时代的哲学思考,哲学动态,1998第65438期+01。《新华文摘》第3期,1999,《中国人民大学科技哲学》第2期,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