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2009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无疑让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大学生就业是一种新的增量就业。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下滑,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导致新增劳动力需求锐减。企业的首要决策是减少增量用工。在中国,金融业、外贸业和与出口相关的制造业受到了很大冲击,减少了对新人员的需求。因此,大学毕业生将成为受影响最大的就业群体。不知大学生是否也要学会审时度势,解放思想,拓宽思路,转变观念,合理调整心态,勇敢面对你的就业问题,你才是他们名副其实的舵手!因为思路决定出路!鲁迅先生说得好:“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其实路就在你脚下,看你能不能成为一个勇敢的探路者!就业不限于某个型号。应该说,个人的志向和能力不同,会导致就业机会和概率不同。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总量的巨大增长是近年来高校扩招的结果,也是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标志。然而,由于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总人数增加了,其质量也参差不齐。由于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上大学似乎有走独木桥的嫌疑。比如我们国家公务员十大职位竞争的就有几千人,比如税务、海关、公安等。,而不受欢迎的部门,如气象局和海事局,则不感兴趣。这真是一个冰与火的世界。这个问题深刻反映了什么?大学生就业并非完全困难,而是我们的择业观出了问题?大学生往往不能正视择业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好高骛远等等。由于认知偏差,他们在毕业后的求职中一味抱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感到失落,从而产生自责、自责和自卑心理,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因此,大学毕业生端正求职心态,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客观定位,选好目标,务实进取,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有选择地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是可以解决的。关于离校后如何尽快就业,获得良好的个人发展机会,我有以下几点想法,仅供参考。首先,大学生应该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增强自立意识。正视现实,积极参与多元化就业,应该是新形势下的明智选择。国家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农村、基层工作,这无疑拓宽了他们的就业面。古人说得好:“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是最好的。”只要我们努力,就能为自己创造一片新天地。理工类、农业类、医学类毕业生中,农、医学生就业形势最为严峻。农科专业四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就业危机(就业率不到30%),只有10%的学生就业供需平衡,而农学和医学专业的人才恰恰是西部地区和农村急需的。所以国家提供优惠政策,比如提高工资,提前晋升(定级),给予更高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提供深造发展的机会,工作期满后自由流动。大学生为什么不选这个?也许去西部可以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展示你的才华,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同样,农村和偏远山区也是广阔的,大有可为的。据《北京青年报》2006年8月6日题为《归国硕士当村官悄然改变》的报道,浙江永嘉县巡馆镇小坑村的张,在英国留学五年,回国当村官后捐款百万,265,438+0岁赴英留学,取得金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将满76。这是一个壮举,开创了中国高级知识分子回乡当百万美元村官的先河。这也是对传统就业观念的挑战,为当代大学生在农村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据《人民日报》8月11日报道,2006年,湖南省3600名大学生赴农村支教,惠及36万农村儿童。北京200多名大学生到远郊当“村官”,改革发展思路焕然一新。以此类推,如果每100个农村孩子需要一个大学生,那么中国的大学生缺口有多大?竞争的焦点是什么?不是广大的农村,不是偏远的山区,而是国家公务员或者大型企业(包括外资)和事业单位,这些都是高薪光荣的岗位。第二,面对现实采取灵活就业。在就业环境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选择先在薪酬较低的中小企业工作,也可以从事灵活就业,包括临时就业和兼职。就业过程本身就是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人的经验就是财富。更多的生活经验会给他们更多的经验,他们可以更好地找到职业发展机会。事业的成功不取决于你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而取决于你能否积累经验,为你未来的事业成功打下基础。聘任制将被灵活就业所取代,其弊端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聘任制就可见一斑。一旦企业破产,对员工来说将是一场灾难。现在讲究人才的合理流动,你适合什么岗位就可以应聘什么岗位。在很多城市,我们搭建了很好的就业平台,供大学生选择。我的两个侄子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大学毕业,他们并没有按照家里的传统观念去找工作。都说油田就业机会多,国企待遇好,但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就业。我大侄子兰州大学毕业,就是不想回油田。他想在北京实现他的人生梦想。他入职的第一家公司是顺驰房地产有限公司,虽然这家公司不是国企,属于私企,但这并不影响他个人未来的发展。他看好当时北京火热的房地产行业,决心先在顺驰学习销售房产,为自己的人生积累经验。在顺驰工作的三年时间里,他不仅赢得了主管的赏识,也为自己积累了宝贵的人脉资源和销售经验。因为头脑灵活,他卖掉了父母的房子,通过抵押成功经营了几套二手房和新房,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9年3月,他不满意自己在北京的发展,决定去澳洲留学。我的小侄子2005年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他有哥哥的示范效应,但他不回油田。他选择在廊坊大学城下属的一家公司做中介,年收入5万多。如果他们真的在油田工作,工资也不会超过现在的收入。谁能说不在国企工作就不就业?三是主动挖掘网络资源,拓展求职渠道。在发达国家,即使在劳动力市场中介体系相当完善的情况下,基于网络资源的社会网络资本的使用在大学生求职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美国哈佛大学的MBA毕业生中,超过一半的人利用校友关系来找工作。第四,继续深造,度过就业的困难期。从微观选择上,大学生可以尝试继续学业,以错过职场风暴的高潮。工作都不理想,大学生可以选择继续读研。一方面,他们可以增加和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这一点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他们可以避免劳动力市场的衰退,并期望在两三年内找到更好的工作。第五,去私企发展,发挥自己的才能。民营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新生事物,在发展国民经济和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除了中铁集团,国外民营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才匮乏。大学生去私企是明智的选择。大多数民营企业由于创业初期人才匮乏,发展中难以突破瓶颈。如果有专业对口的大学生进驻,一定会带动企业突飞猛进,实现双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每个人本能的心理取向,大部分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都很高。再高的期望,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去实践。中国大陆首富、上海首富陈天桥毕业于复旦大学,做过秘书。他从一个小小的网络公司发展到今天的盛大CEO,这是中国网络史上的传奇。自古以来,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能屈能伸的人,都成就了大事。很多毕业生误以为就业应该是去国家行政机关或者大型国企工作,这叫就业。这是人们的传统思维。众所周知大公司和政府部门工资高,工作稳定,工作环境好;然而,私营企业和非正规部门工资低、不安全和不稳定,所有这些导致他们缺乏就业机会。其实很多私企和非正规部门提供的工作,往往需要一个人挡几面,可以更全面的锻炼和培养个人能力。这些工作可以为很多来这里工作的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关键是看你个人对社会和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我觉得转变就业观念很重要,不管你是在国家机关、私企、农村还是偏远山区工作,哪怕你是家政清洁工(清洁工工作时间长、有经验后开家政公司的也不少见)。只要你靠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财富,你就就业了。不管你做什么工作,只要你用心去做,就会有结果。金子会发光;人才不会被埋没。世界上从来没有人能够走上成功的捷径!正如人们所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勤奋和努力是人生最好的试金石!
第六,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要倡导大学生工作就业的新价值观,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毕业生创业者也可以为其他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自主创业不一定意味着开公司。大学生可以选择开零售店、酒吧、网店、网商、自由撰稿人等等。上海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和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同设立了“上海市国家高校毕业生科技创业基金”,总金额为15万元。
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网上销售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于创业者来说,成本相对较低,也是很好的创业模式。阿里巴巴诞生了很多成功的网商。大家都很熟悉的漂亮宝贝高嘉曼,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领军人物。1997大学毕业时,高嘉曼开始在郑州做时尚饰品店,发展了N家店。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公司在几年的经营中一度陷入困境,但她没有放弃。2004年,她决定二次创业,专营毛绒玩具。当时,高嘉曼认为阿里巴巴的程心通是最划算的推广方式,一年2300元。虽然他缺乏资金,但他仍然能拿出这笔钱。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到现在,漂亮宝贝公司有一个电商部门,十几个人。从网站的设计推广到阿里巴巴诚信通的运营,都有专人负责,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不能说是大学生创业的典范。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也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难度。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是实现成功就业的重要环节。祝大学毕业生朋友们早日事业有成!详见空间:/251189974/blog/item/058 ea 855 BCE 9 a5 d 574 e 015 . html-职场直通车解决方案组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