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泉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创新

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全局性问题。对于泉州这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来说,如何在保证社会整体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快泉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产业转型和创新,已经成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各种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地方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中之重。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的重要力量来自中小企业。响应党和政府从“保增长”向“促转型”调整的政策思路,必须加快企业转型创新,这是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泉州作为我省市场经济的先行区,拥有大量的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对福建省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泉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虽多,但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当地和内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城镇下岗职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成为就业岗位和从业人员最多的群体。后金融危机时代泉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如何发展?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确保泉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平稳快速发展?在目前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困扰下,加上泉州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先天不足(资金、人才、技术缺乏),泉州纺织服装中小企业需要转变思路,不断转型升级。我就完善泉州纺织服装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机制提出三点建议: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足长远发展;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品牌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多项研究表明,泉州纺织服装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管理落后、管控不力等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和世界经济进入新的信息时代,中小企业的这些问题将直接制约其生存和发展。面对上述问题,中小企业必须提高公司的计划管理水平,改变目前的手工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者和员工提供决策操作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融合了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思想,成为现代企业的运作模式,体现了时代对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信息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厂房、生产线、加工设备、检测设备、运输工具等。都是企业的硬件资源,而人力、管理、信誉、融资能力、组织架构、员工的劳动积极性都是企业的软件资源。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这些资源相互作用,形成企业开展生产活动、完成客户订单、创造社会财富和实现企业价值的基础,体现了企业在竞争发展中的地位。实施ERP将是泉州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已成立或部分成立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业务流程再造困难、管理制度不完善、领导、经理和高管认识不足等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要以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和现阶段发展的实际为基础,必须在正确的经营理念指导下实施,这完全是基于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意图。在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基于不同的战略实现需求,企业信息化应该分阶段、分功能实施,而不是一步到位实施一个大而全的系统,量力而行。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足长远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近50%,成为泉州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虽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目前泉州大多数中小纺织服装企业仍以消耗资源、粗放经营、简单加工的传统发展模式为特征,采取低成本竞争策略仍能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自主创新的内在需求相对不足。大多数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产品模仿国内外大企业,表现为初级产品和加工业比重高,缺乏深加工和自主产品。即使有产品创新,也多是模仿或替代,缺乏自主创新的新产品。从总量上看,只有不到1/3的企业拥有90年代后期的先进设备,新技术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到0.2%,明显低于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较发达地区的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另外,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很少。目前,泉州纺织服装中小企业职工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中级技术职称、初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国有企业平均水平,人才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构成的核心技术能力应受到法律保护,避免被其他企业抄袭和模仿。然而,目前泉州乃至全国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制止不正当竞争的力度不够,专利抄袭、商标仿制等现象依然普遍,削弱了泉州纺织服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抑制了泉州纺织服装中小企业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主动性。因此,泉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要想在金融危机中生存下来,在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培育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商海中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引进创新人才,建立有效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减少了用工计划或缩小了经济规模,以确保平稳过冬。如果企业在这种环境下储备人才,可以结合内部组织架构的完善和调整。适当裁减冗员,压缩层级,优化用人机制,是企业应对恶劣外部环境的有力措施。同时,可以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引进具有战略眼光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更有实力的技术专业人才,有利于实现组织升级和后续力量的补充。人力资源储备是中小企业练好内功,为未来蓄势的有效途径。同时,企业可以建立创新风险基金,建立技术入股、科技人员持股运营、期权激励等制度,将员工命运与企业紧密结合,形成长效创新激励机制。其次,泉州中小纺织服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但可以加强科研与生产的合作,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因此,首先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与风险共担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联合研发。二是加大对R&D的投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企业可以适时通过股份制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吸收社会资本,满足R&D和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既能解决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又能解决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问题,形成技术创新的风险承担机制。第三,建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各类中介机构的合作机制,鼓励产学研联合培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建设高素质的企业自主创新团队。第三,加大对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品牌企业的支持力度。泉州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品牌企业。在当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这些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从大局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为这类企业排忧解难,特事特办。他们不应该受到过时的规章制度的限制。建议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或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深刻理解现行政策,灵活运用,尽可能帮助当地有发展前景的企业。(1)政府要为企业的用工环境和人才引进机制多做实事。由于企业用工成本上升,自身用工生活环境不完善,很多外向型生产加工企业出现“用工荒”,直接影响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很多企业为了谋求企业的发展,想要改变就业环境,但是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政府又缺乏可以划拨的工业用地,为经营良好的企业提供员工宿舍和扩大生产基地。同时,企业自身在及时引进中高级人才方面也无法得到政府的各种政策鼓励,很难自己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在引进人才方面,建议泉州市政府责成各县(市、区)为不同职称的中高级人才建设一些经济适用房或廉价公寓,供这类人才廉价租住。对符合条件的中高级人才,政府、企业、个人按一定比例出资购买具有合法产权的房屋供其使用。在改善就业环境方面,政府和职能部门应该为企业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员工支持。例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员工流动,积极改善员工的文化生活条件,企业不仅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员工文化活动中心(员工书店、网吧、台球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篮球场等,),还计划为每个员工宿舍安装闭路电视系统。地方电视台在安装和使用费用上要有弹性,不能采取和家庭用户一样的安装使用费,费用要适当降低,不能太高。(二)政府对品牌企业的支持应切实有效。比如,由政府出面,在泉州市所辖各县市出入口或主要繁华路段、商业活动场所,建设一些当地知名品牌或发展潜力大的品牌的广告牌,免费或低租金提供给知名品牌和发展潜力大的品牌企业有限期或长期使用。当地媒体,如报纸和电视,应该开设一个专栏,免费宣传当地的知名品牌。(3)政府应大力推动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政府应积极引导或督促商业银行支持当地重点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知名品牌企业和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要求银行不仅要关注眼前利益,而且要为泉州整体经济和泉州纺织、服装、鞋业等支柱产业的整体发展,对这类企业积极采取宽松的贷款政策。同时,商业银行绝不应只关注自身的商业利益,过多考虑向短期项目或高回报的房地产投资项目放贷,这将导致银行流动性短缺。建议商业银行增加对重点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知名品牌企业和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的银行授信额度,同时适当降低对这类企业的贷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