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首个城域量子通信实验示范网从哪里开始建设?

中国首个城域量子通信实验示范网于2010在北京开工。

2010年,我国首个城域量子通信实验示范网在北京启动,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进入新阶段。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实现安全通信的技术,比传统的加密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在量子通信中,信息是通过光子传递的,光子具有量子态。这种量子态可以在不同的状态之间转换,只有被测量才会坍缩并决定其状态。利用这一特性,量子通信可以在窃听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传输信息,同时检测到任何可能的窃听行为。

北京城市量子通信实验示范网由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重大办联合批复。由北京市科委资助,654.38+0.6亿元。北京市政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所参与建设。

该网络覆盖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行政机关、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将为政府、金融、科研等重要行业提供量子通信服务。北京量子通信实验示范网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领先优势。

该网络的建设将为中国未来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奠定基础。

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

量子通信结合了现代物理学和光通信技术的研究成果,密钥分发过程的无条件安全性由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来保证。根据所用量子态的特性,量子密钥分配可以分为基于测量的和基于纠缠态的。基于纠缠态的量子通信在传输信息时利用了量子纠缠效应,即测量两个耦合的微观粒子时,会同时得到一个粒子的状态。

点对点安全通信最直接的方法是让双方先享有一串密码,然后用这个密码通过一次性加密的方法对通信内容进行加密和解密。香农在1948中已经证明,如果密码是安全的,那么通信内容就是严格安全的。现有的经典协议不能保证双方* * *口令的安全性。例如,秘密通道用于建立相同的密码。

经典通信中不存在可验证的绝对安全的秘密信道,因为窃听者总能不留痕迹地获取“秘密信道”的信息(密码)。合法用户无法知道通过“秘密通道”发送的密钥是否被窃听。建立密钥的另一个经典方法是基于特定数学问题的复杂性假设。

而现有的复杂性假设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数学证明,但是基于量子逻辑的大数分解算法从理论上证明了经典的RSA通信协议是不安全的。量子密钥分配理论协议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