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方学院是公立还是私立?
广州南方学院(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是广东省高等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首批试点院校,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学校提出并践行“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校未来”的总原则,汇聚了一批传承国内一流大学优良传统和精神文化的系主任、学科带头人和管理骨干。他们始终梦想在学校这块“试验田”里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现“建设一所走在中国应用型大学前列、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愿景。基本情况,学校位于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明珠”、“广州后花园”的广州从化区,校园占地面积1092.09亩。校园布局,优美幽静,是陶冶情操,求学治学。本科生19890,继续教育生1863。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呈现出千亩校区、万人规模、学科齐全、名师云集、人才辈出的发展格局。学校图书馆占地面积29,654,38+0,000平方米,文献信息资源丰富。纸质书1.6852万,电子书1.6万。拥有中国知网等各类数据库和平台,同时实现与中山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共享;采取24小时开放式管理模式,全方位满足读者需求。根据章程规定,学校建立了“3+1+1”的内部治理结构,即“校长书记办公会、学术委员会、财经委员会”的“三驾马车”决策机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的民主参与机制、监察委员会的社会监督机制,确保学校决策的科学、民主、高效。学校实行“部门办学,二级管理”,人、财、物、事授权给系主任、系主任,充分调动二级单位办学积极性,真正实现了部门自主办学。学科发展:学校现有10个院系,42个本科招生专业,形成了以管理、文、工为主,经济、医学、艺术协调发展,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科体系。学校实施“差异化”错位发展和“非均衡”支撑优秀发展的战略,建设具有特色的高水平学科。学校拥有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中国工程教育认证(IEET)专业、1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专业、1省级重点专业和省级战略新兴专业、1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省级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行业院校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一流课程3个,思政示范工程省级课程5个,省级精品资源* * * 5个,省级网络开放课程6个。近三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5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项),横向项目52项;教师发表CSSCI、SSCI、SCI、EI、TSSCI等国内外核心期刊收录的高水平论文365,438+00篇。向政府提供12份建议报告,其中2份由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020年,学校“广东省地方治理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2021,学校新增两个省级科研平台,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再次获批广东高校特色新智库,“多媒体内容安全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广东高校工程技术中心。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建教师“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分类发展机制,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以专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专兼结合、视野开阔、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任教师88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名师1人,省级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438+0%;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29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03%;“双师型”教师3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学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近年来,有61人入选广东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计划,20多人出国深造,7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校现有兼职教师368人,其中邀请著名学者夏、黄天吉、三人担任学术顾问,邀请、王哲民等七位有影响力的学者担任讲座教授,聘请近200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精英担任行业指导教师。近三年来,教师获得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1,省高教社网络教学优秀案例奖7项,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网络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等。从2019开始,学校先后启动了面向全球引进百名青年博士计划、面向行业引进双师型博士计划、学科带头人和首席学生成长导师招募计划。计划用3-5年时间新增300名高水平教师,努力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学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坚持“传授专业知识、传承核心价值观、培养能力素质”的教育理念,将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成长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专业基础宽广、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学校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传授专业知识、传承核心价值观、培养能力素质”为一体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建设学科专业转型发展管理咨询团队、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课程、应用型教材、产学研平台”实施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了“自由转专业+完全学分制+全导师制”相结合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教育平台,形成了“自由选择、严格管理、精心引导”的学生成长机制,荣获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集体、创业工作典型经验一等奖。自2015以来,学校一直在持续推动各专业制定“立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以求真正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培养人才。所谓“三维”人才培养方案,就是抛弃国有高校负责学生成长的党委和负责知识传承的院系主任的“两张皮”。要求党员中的所有部门主任都要担任党总支书记,担负起学生成长和知识传承的责任,消除“传授专业知识、传承核心价值观、培养能力素质”之间的隔阂。为了把保障学生成长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学校建立了校领导听课制度和教学检查制度,成立了校、系两级教学质量督导小组,采取多项措施对教风、学风进行督导;建立一年级工作部,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从“他律”走向“自律”;实行全程导师制,在聘用合同中约定教师以服务学生成长为优先,让教师同时担任学生的成长导师和学业导师,形成“混”的新型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了给追求卓越的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平台,学校成立了政商学院和达人学院。政商学院采用“交叉、融合、互动、提升”四位一体的复合型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为优秀的政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达仁学院采用更为精深的专业教育与更为宽泛的文科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标国内一流大学水平,为学生未来在学科和专业上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拓展知识面、启迪智慧的平台,在校级举办了南方论坛、大使论坛等品牌讲座,各部门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设了政商精英论坛、商业大讲堂、金融大师论坛等系列讲座。三年来,学校和院系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领导和行业精英进行了300多场高水平的讲座,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环境的平台,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日本、韩国等国家的30多所知名大学(牛津大学、华盛顿大学、西澳大学、考文垂大学、西悉尼大学等)合作,)开展多个国际教育项目,如交换生、双学位、本科和研究生、实习生、寒暑假游学等等。截至目前,已有300多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通过项目和合作院校建立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教师交流长效机制。三年来,学生在省部级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奖249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8篇,申请知识产权130余项,考取研究生300余名,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900余名。毕业生创办了26家市值过千万的公司,其中9家市值过2亿,2家市值过20亿。2019年,学校“校企合作、学创融合培养创业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改革与实践”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学校“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民办高校“四位一体”提升教育质量。2020年,学校“猎马科技团队”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21年,学校“粤空无限队”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起初心如磐石,使命在肩。目前,广州南方学院正处于品牌提升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广南学院将以锐意创新的决心、创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作风,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向着建设特色鲜明、走在全国应用型大学前列的高水平大学的美好愿景一步步迈进!,(更新于,2021,年,10,月,)
其他信息:
学校提出并践行“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校未来”的总原则,汇聚了一批传承国内一流大学优良传统和精神文化的系主任、学科带头人和管理骨干。他们始终梦想在学校这块“试验田”里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现“建设一所走在中国应用型大学前列、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