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阉割了诺基亚5800的wifi功能,阉割了无线路由器?

阉割无线路由器。怎么会?被阉割为不支持WIFI?那样的话,买什么无线路由器好呢?最重要的WIFI被阉割了,就像你买了一架飞机,然后你要求阉割飞机的机翼,然后你希望飞机正常工作。反正没听说过阉割路由器阻止部分手机使用WIFI功能的,那么多WIFI设备都卖到用户家里了。你怎么阉割它?家家户户上门阉割不现实,从手机的WIFI入手最容易。

而且,不仅仅是诺基亚遇到了这个问题,其他手机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我记得国内有一款没有WIFI功能的iPhone 3GS。至于主要原因,2003年,中国为了执行自己的协议,引进了WAPI标准,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WAPI和WIFI是两种不同的协议,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安全加密的技术不同。

最初,它打算从2004年6月开始执行WAPI标准,但遭到业内公司甚至美国政府的抵制。2004年,经过中美谈判,中国同意不执行WAPI标准。后来,中国正式向国际标准组织提交了WAPI提案,但进展并不顺利,WAPI标准作为国际标准被迫搁浅。这件事直到2009年。在ISO/IECJTC1/SC6的会议上,WAPI首次获得了包括美、英、法在内的10多个国家的一致同意,并将以独立文本的形式提升为国际标准。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在这场战役中明显受到了影响,因为当时国行的手机往往不支持wifi功能,所以很多用户会选择水货手机,因为这些手机的wifi功能比国行多,而且当时的流量费很贵。我记得当时中国移动收费1kb,1mb就是10人民币。此外,这些钱仍然是有价值的。如果支持wifi,在家里用wifi上网无疑会省下不少钱。反正我当时买诺基亚的智能手机就是买水货。除了价格更便宜,wifi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为利益!!!其他关于安全的都是扯淡。当时我记得是国家无线电委员会禁止国内销售的手机上的WiFi功能,然后强制执行自己的标准。但这涉及到很多问题,芯片和配套设备。后来由于现实和国外的压力,第一款带WiFi功能的手机诺基亚5300在中国市场销售。现在手机没有WiFi功能就卖不出去。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我记得我想了很久才拿到5300,只是因为能上网。当时和同事一起租房子,拉电信宽带。但是电信无耻的屏蔽了无线路由功能,无线上网需要拨号,电脑上能用,手机上用不了。于是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开启无线路由功能的帖子,每天只要下班就去摸索。用了整整一周,然后头疼。终于接通了,打开了另一个世界。那时候游戏视频软件还不是很丰富,玩的游戏也不多,就这样吧!

当时的国行5800不仅阉割了WIFI,也阉割了3G,于是后来的国行衍生出了5800i和5800w。手机WIFI之所以被阉割,是因为政府认为WIFI不安全。当时电脑WIFI已经普及,政府只能从手机入手,要求在国内销售的手机只能使用中国WAPI标准。当时TD-SCDMA是通过中国提交给3G的国际标准。作为交换,政府同意在中国销售的手机可以支持WIFI,但它们必须与中国的WAPI兼容。事情就是这样。后来我们的手机大规模上了WIFI。

怪不得我的N78银行没有wifi。

不是5800阉割无线功能那么简单。他们可以阉割的东西太多了。

以我用的为例。

诺基亚6120c也支持3g。于是,国产行货直接砍掉了前置摄像头。

联通版3gs也是从硬件上切无线,其他产品没用过,不知道。

其实在那个年代,手机在全球都有WIFI,在中国没有,因为那个时候是因为流量费和费用的关系,也就是通过消耗用户的体验来获取最大的利益。中国通信行业合作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