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TD-SCDMA是什么意思?

[编辑此段]移动通信标准的缩写:

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技术)。

TD-SCDMA作为我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从1998开始正式提交给ITU(国际电信联盟)。五年多来,它完成了专家组评估、ITU批准发布、与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系统集成、引入新技术特性等一系列国际标准化工作,从而使TD-SCDMA成为首个标准。这是中国电信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注:3G***有三个国际标准,另外两个是美国主导的CDMA2000和欧洲主导的WCDMA。)

TD-SCDMA的发展过程

1998年初,在当时邮电部科技司的直接领导下,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组织团队研究起草了符合IMT-2000要求的我国TD-SCDMA建议草案。该标准草案的主要特点是智能天线、同步码分多址、中继交换和时分双工。于1998年6月30日,即ITU征集IMT-2000第三代无线传输技术候选方案的截止日期,提交给ITU,从而成为IMT-2000的15候选方案之一。国际电联综合了所有评价小组的评价结果。2000年6月+0999+01赫尔辛基ITU-RTG8/1第18次会议和2000年5月伊斯坦布尔ITU-R全体会议上,TD-SCDMA被正式接受为CDMATDD系统的方案之一。

CWTS(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作为代表中国的区域性标准化组织,于1999年5月加入3GPP。经过4个月的充分准备和与3GPPPCG(项目协调组)和TSG(技术规范组)的大量协调工作,同年9月向3GPP建议将TD-SCDMA纳入3GPP标准和规范的工作中。1999 12在法国尼斯的3GPP大会上,中国的提案被3GPP(无线接入网)全体会议接受,正式决定将TD-SCDMA纳入Release 2000(后拆分为R4和R5)的工作计划,简称TD-SCDMA LCRTDD(低码片速率TDD方案)。

时隔一年多,经过几十次工作组会议和上百份提交稿件的讨论,2001年3月棕榈泉RAN全体会议上,随着包括TD-SCDMA标准在内的3GPPR4版本规范的正式发布,TD-SCDMA在3GPP中的融合达到了第一个目标。

到目前为止,TD-SCDMA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已经被世界各地的运营商和设备厂商所认可和接受,形成了真正的国际标准。

TD-SCDMA标准的现状

自2001年3月3GPPR4发布以来,TD-SCDMA标准规范的实质性工作主要在3GPP体系下完成。在R4标准发布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大唐联合其他众多行业运营商和设备厂商,通过无数次会议和邮件小组讨论,对TD-SCDMAR4标准的物理层处理、高层协议栈消息、网络和接口信令消息、射频指标和参数、一致性测试等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TD-SCDMA R4标准达到了迄今为止相当稳定和成熟的水平。

在3GPP的框架下,由于双工模式的不同,TD-SCDMA的所有技术特点和优势都可以在空口物理层得到体现。物理层技术的不同是TD-SCDMA和WCDMA的主要区别。在核心网,TD-SCDMA和WCDMA采用完全相同的标准和规范,包括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之间采用相同的Iu接口;TD-SCDMA和WCDMA在空中接口的高层协议栈上也是相同的。这些相似性保证了两个系统之间的无缝漫游、切换、业务支持的一致性和QoS保障,也保证了TD-SCDMA和WCDMA在后续的标准技术发展中保持相当的一致性。

65438+2006年10月20日已被宣布为中国国家通信标准。65438+10月20日信息产业部规定为行业标准,非国家通信标准)。

TD-SCDMA标准的后续发展

随着3G技术和系统的快速发展,各设备制造商、运营商、研究机构、政府和ITU都开始研究3G后的技术发展方向。在ITU确定的几个技术发展方向中,包括了智能天线技术和TDD时分双工技术,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天线和TDD时分双工技术已经在当前的TD-SCDMA标准体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应用。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TD-SCDMA标准技术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

此外,在继R4之后的3GPP版本发布中,TD-SCDMA标准还引入了新的技术特性,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包括:基站间通过空中接口进行同步,作为基站同步的另一种备份方案,特别适用于紧急情况下保证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终端定位功能,通过智能天线利用信号的到达角度定位终端用户的位置,从而更好地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高速下行分组接入采用混合自动重传和自适应调制编码实现高速下行分组业务支持;多天线输入输出技术(MIMO),采用基站和终端的多天线技术以及信号处理来提高无线系统的性能;上行增强技术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混合ARQ技术、快速分配专用/* * *资源,以及相应的物理层和高层信令支持机制,增强上行信道和业务能力。

在政府和运营商的全力支持下,TD-SCDMA产业联盟和产业链基本建立,产品开发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设备厂商参与到TD-SCDMA产品的开发阵营中。随着设备的大规模开发和外场测试,TD-SCDMA标准将得到进一步验证和强化。

为了加快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早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多厂商供应环境,2002年6月30日,TD-SCDMA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TD-SCDMA产业联盟成员企业从最初的7家发展到目前的30家,覆盖了从系统、芯片、终端到测试仪器的TD-SCDMA产业链各个环节。

联盟的性质:

TD-SCDMA产业联盟是由积极从事TD-SCDMA标准和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服务的企业和机构自愿组成的社会组织。

联盟目的:

整合协调产业资源,提高联盟内移动通信企业的R&D和制造水平,推动TD-SCDMA通信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实现TD-SCDMA在中国和全球通信市场的推广应用。

联盟业务范围:

TD-SCDMA产业联盟主要围绕TD-SCDMA技术推动和完善标准,以及行业管理和协调,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建议政府制定有利于TD-SCDMA发展的重大产业政策,提升联盟内通信企业的集团竞争力。

在TD-SCDMA产业联盟内部,实行统一的知识产权管理政策,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高度共享。通过密切沟通和合理分工,推动TD-SCDMA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联盟成员: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华力集团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深圳中兴通讯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北京天齐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长园新科有限公司。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明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Xi安海天天线科技有限公司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中创信测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钟繇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限公司

上海迪比特实业有限公司

UT斯达康公司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中山市通宇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青岛海尔通信有限公司

上海科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TCL集团

广州心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安德鲁电信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丁鑫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星河亮点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摩比天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瑞迪克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汉明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益阳信通有限公司

深圳市长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宇龙计算机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西米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祁龙控股有限公司。

TD在中国的优缺点及在美欧的切换技术

优势

1.频谱利用率高,TD,载频1.6M W,载频10 M。

2.对功率控制要求低TD 0 ~ 200 MHz W 1500 MHz。

3.利用智能天线和联合测试引入所谓的天线分类,但效果有待验证。

4.避免了呼吸效应TD中不同业务对覆盖区域大小的微小影响,易于网络规划。

缺点:

1.同步要求高的TD需要GPS同步,同步的精度影响整个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2.有限的码资源TD只有16码,远远小于业务需求所需的码数。

3.干扰问题:上行和下行,本小区和邻小区可能存在干扰。

4.移动速度慢TD 120km/HW 50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