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业(家电行业)对中国的影响
正如很久以前就有人预测中国将成为印度在软件外包领域的最大竞争对手一样,也有人预测“印度制造”将是“中国制造”的最大威胁。然而,这种纸面上的威胁并不容易变成现实。虽然印度和中国一样,拥有庞大的低收入人口,但却一直未能转化为有效的低成本制造业劳动力。原因包括其落后的基础设施,社会种姓制度的遗留,政府缺乏连贯的对外投资战略,而在我看来或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在制造业起飞阶段没有像中国香港和台湾省那样的“海外”地区,可以将制造业所需的资本和专业知识强力输入当地。
然而,中国的这些优势可能正在逐渐丧失。台湾省和香港的资本流入恐怕已经见顶,如果出现大陆向台湾省和香港的大规模资本反向流动,我也不会感到意外。虽然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然遥遥领先于印度,但印度凭借过去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迈过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低门槛。政治越来越稳定,种姓制度对印度年轻一代的影响已经相当微弱。最有可能对中国不利的一个因素是人口结构。
目前印度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总人口的40%以上;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18-40岁适合制造业就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明显下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高达10%且不断上升。一些国际媒体甚至将这种现象描述为“年轻的印度,暮年的中国”。这种言论虽然对中国人很不友好,但却让我们尖锐地面对这个现实约束:如果我们的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中国的制造业还能继续保持出口实力吗?「中国制造」会被「印度制造」取代吗?印度在金融、软件等服务业已经领先中国,产业结构也优于中国。超过一半的GDP来自服务业。如果让印度人在制造业上赶上我们,中国会怎么做?
当然,即使失去劳动力优势,中国制造也可能有以下出路:第一是树立品牌意识。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是先入为主的,整体上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针对特定产品形成广泛认可的品牌,建立忠实的用户群体,那么后来者就很难抢走市场份额。在软件行业,印度企业是目前的领头羊,在欧美市场有很高的品牌美誉度,这让试图分一杯羹的中国企业很难。在制造业方面,我们或许可以让印度人反过来遭受同样的痛苦。但“中国制造”一直走代工的道路,自主品牌不多。中国在世界上的著名企业基本都是国有企业,以规模大著称。用市场手段建立国际品牌知名度的例子很少,而且和印度人相比,中国人真的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二是通过产业分工实现“锁定效应”,这样即使没有强势品牌,国际市场也会通过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来依赖“中国制造”。然而,目前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被动地位。所谓“中国制造”,关键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不在中国人手中,产业锁定效应有限。要想在产业分工中变被动为主动,恐怕要靠强大的资本市场能力,通过上下游资本的渗透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并购。正是在资本市场能力方面,中国被公认为落后于印度。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一般企业体制改革,金融业相对于制造业不发达,这将使中国难以实现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争取主动的梦想。
第三条路,当然是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制造业立于不败之地的能力。这条道路符合中国既定的发展战略,中国的研发实力和专利形成能力都强于印度。但研发实力不一定能转化为制造业的竞争力。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将是一个制约因素,另一个更严重的制约因素是中国普遍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在很多人心目中,侵犯外国人的知识产权甚至是一种爱国行为。问题是,一旦侵权成为习惯,就很少真正区分国内和国外。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解决问题最明显的方法就是解决问题本身。或许,答案不在于如何维持“中国制造”的主导地位,而在于如何让我们的国家摆脱对“中国制造”的片面依赖。或许,中国的经济、人口结构、生态环境、国际角色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继续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对中国的国内福利或国际声誉都不会有好处。或许,与其在3000美元的汽车这个层面上和印度人较劲,不如试着用其他方式赚钱,让印度人为我们生产汽车。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中国的经济体制和理念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在这方面,印第安人恐怕已经不幸悄悄地走在了我们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