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铁花基本概况
“鹊山铁花”的表演形式和操作过程充满了神秘和惊险:主办方在一片宽阔的场地上搭起了一个十多尺高的大棚,名为“花棚”,上面铺着一层新鲜的柳枝,枝头上绑着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花棚”顶部中间竖立着一根十多尺高的杆子,称为“老杆子”。鞭炮烟花绑在花棚旁叫“定色”的“老杆子”顶端,架起熔化炉熔化铁汁,把事先准备好的生铁变成铁汁备用。打铁花时,先将铁汁倒入准备好的“花棍”,即一根拳头粗细、一尺多长的鲜柳棍。棒的顶端切有一个直径3厘米的圆形坑,用来装铁汁。打花人一手拿着带铁汁的花棍,一手拿着不带铁汁的花棍。他光着身子,头上扣着一个瓢。他赶紧跑到花棚里,用下面的棍子猛砸棍子。十几个“打花人”一根接一根,一前一后,穿梭在熔炉和花房之间。一朵铁花升上天空,另一朵紧随其后。棍子里的铁汁冲到“花棚”后,棚顶的柳枝立刻迸裂而出,冲向夜空,就像火树银花,艳丽夺目。铁花又在棚子上点燃了鞭炮和烟花。顿时,铁花倒挂如火山爆发,鞭炮声如两军激战。浓雾弥漫,色彩斑斓,令人毛骨悚然。
每当铁花奏响,附近的龙灯节就组织龙灯前来凑热闹,在铁花飞溅的花棚下穿梭,称为“龙穿花”。“龙穿花”是展示各龙灯队阵容、意志和技艺的最佳场合。穿得最好的龙灯队,会得到同行和观众的称赞和钦佩,也会得到铁花大赛主办方的奖励,日后名声大噪。“趁热打铁”为道教增光添彩。这无形中促进了“铁花”活动的开展。很明显,“趁热打铁”的第一个目的是展示行业风采,讨好群众,扩大影响,相当于做了一个广告。二是招财,用“花”与“发”的谐音,取“玩花花,越玩越多”之意,象征事业兴旺。
2008年,“鹊山铁花”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鹊山铁花》在北京、河北、河南、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展出,还开展了“鹊山铁花”走进军营、校园、社区等大型公益活动,每次都引起轰动。央视一套(早晨覆盖世界)、四套(远方的家)、七套(年味)、十套(铁水变烟花)、十三套做专题报道,覆盖北京(北京的早晨)、江苏(铁花满天取代红)、江西(金飞讲故事)、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宁夏、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