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哪些主要的税费?

2021年工作回顾

原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优化实施帮助企业脱困政策,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几亿市场主体承载着几亿人就业创业,宏观政策延续了爆发以来行之有效的扶持路径和做法。去年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对制造业、煤电、供热企业中小企业也实行了阶段性税收递延。实践表明,减免税费是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直接有效的途径。其实也是一种“放水养鱼”,节约税源的方式。2013以来,去年新增涉税市场主体纳税4.76万亿元。加强铁路、公路、航空、航运、港口的运输保障。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的信贷投放,继续落实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大型商业银行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40%以上,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降。

原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加强创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提高间接费用比重,扩大科研自主权。继续实施R&D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制造企业R&D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重点产业链条强化行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22年政府任务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拓展就业渠道,着力通过稳定市场主体稳定就业,增强创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要以就业为重点,加大对企业稳定和扩大岗位的支持力度。加强和优化各类专项就业促进政策,坚决清理和取消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各地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实施新的税费综合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安排相结合,减税和退税同步进行。一方面,继续实施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减免力度,扩大适用范围。小规模纳税人分阶段免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654.38+0万元至300万元,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各地也要结合实际,依法出台减免税等有效措施,做到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稳定市场预期。另一方面,考虑全面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消费投资,大力完善增值税抵扣退税制度,今年将实施大规模退税。优先支持小微企业,6月底前一次性退还小微企业存量免税额,全额退还增量免税额。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退税问题。增值税退税已大幅提高,以提振市场信心。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接到企业。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补贴资金将直接下达到市县。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资金配置,确保退税减税这一关键措施落实到位,使企业得到及时帮扶,实现振兴。

原文: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用好支持小微贷款工具,加大小额支农贷款力度,优化监管考核,促进小微贷款明显增长,继续提高信用贷款和首次借款人占比。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避免行业限贷、撤贷、停贷。充分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的作用。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和金融机构信息沟通,扩大政府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覆盖面,努力营造良好融资生态,进一步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原文:落实稳定就业措施。继续实施降低失业率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就业稳定政策。对不裁员和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回稳岗政策,大幅提高中小企业回稳岗比例。今年高校毕业生10多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持续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工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助残疾人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双创平台服务能力。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式职业伤害保护试点。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针对性。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 *建设* * *享受一批公共* * *实训基地。动用失业保险基金6543.8亿元支持就业稳定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360名专业人才大量涌现。

原文: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透明度。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完善税收征管体系,依法打击偷税骗税行为。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深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原文: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激励。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继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深化产学研结合及其应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动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强R&D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实,将科技型中小企业R&D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落实企业投资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设备家电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的大规模财政支持。要落实好各类创新激励政策,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新动能。

采取措施稳定对外贸易。扩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加强出口信贷支持,优化外汇服务,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帮助外贸企业稳定订单和生产。加快发展新型外贸业态和模式,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积极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推进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实施。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助力外贸降本增效。

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快工伤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做好军人家属、退役士兵等优抚对象的优待和抚恤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保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促进养老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保育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性育儿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提高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加强民生保障和困难群众救助,努力做到千方百计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