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哪个导师比较好?

胡祖光,男,1948年6月出生。浙江工商大学原校长、党委书记。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1998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1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现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商业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学会会长、浙江省数量经济学会会长、浙江省商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

1984 12复旦大学硕士毕业。1988 1转1989 1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管理学院留学。1992被评为商务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5438-0994;1995被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7被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获浙江省杰出学术贡献奖;1国家国内贸易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均排名第一)。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胡祖光教授是东方管理学的创始人,其发表于1994的专著《管理黄金理论——东方管理学》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胡祖光教授创立的企业信息不对称理论——胡理论(联合基数确定法)在国内企业界有较大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改革报、中国企业报、人民日报、新华网均有报道或介绍。我国许多省市都有企业学习胡理论并取得了成效。例如,应用该理论后,北京北辰股份有限公司增加利润30,654.38+万元。

郝云宏,男,出生于6月1962 11,陕西宜川人;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1997.9-2000.7),Xi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后(2000.10-2003.6);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企业管理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浙江工商大学企业管理);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一级人选,浙江省优秀博士后。

2002年至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独立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中国产业经济》、《经济学家》、《经济管理》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有数十篇论文被转载、收录、引用、摘登。

主要研究方向:以现代企业理论为基础,以公司治理和战略管理为重点。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1)企业的性质与功能;(2)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司治理;(3)企业社会资本和社会责任;(4)基于区域治理的企业战略管理;(5)基于产业组织的企业竞争战略;(6)经营业绩综合评价。

盛亚,男,1959出生,安徽合肥人,博士,管理学教授。企业管理博士生导师,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工商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学科带头人。现任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技术与服务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鲍莫尔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浙商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

主持或研究15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主持或参与企业咨询项目10余项,目前正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划项目CoPS创新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2008-2010)、浙江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制造技术转化模式及其实现路径(2009-2010)、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出版了《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技术创新扩散与新产品营销》、《企业创新管理》、《零售创新》等6本书。在《科学研究》、《科研管理》、《中国软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90余篇,被EI、检索10多篇,获得省级科研奖励10项。主要代表作品有:《吉利汽车从模仿到自主的创新之路:扎根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科研管理2010(1);“结构洞分类理论及其在创新网络中的应用”,《科学学研究》,2009(9);《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利益相关者机制:以ERP项目为例》,《科学研究》2009(1);“利益相关者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利益相关者高度平衡的研究”,《科研管理》2008(6);《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技术创新产权主体探讨》,《科学研究》2006年第5期;《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技术创新产权解读》,《科学学与科技管理》,2007(9)。

目前研究领域:企业创新战略、技术创新及其扩散、新产品营销。目前关注的主要方向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的(1)企业技术创新;(2)新产品营销及其扩散;(3)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4)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