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概况

国际法学科从北京政法大学1952建校就有了。王选、朱等中国老一辈国际法学者为中国国际法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北京政法大学1979复课以来,国际法学科成为法学大学重要的法学专业之一。国际法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国际经济法系,成立于3月1989。2002年,为适应中国法学教育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政法大学决定在原国际经济法系的基础上成立国际法学院。

在法学界多年的共同努力下,国际法学院已成为中国最具综合性的国际法研究团队,具有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国际法研究实力和相当的国际竞争力。作为我国国际法研究的主要基地之一,国际法学院的师资队伍具有学科齐全、方向完整、学术关系合理、国际化程度高等特点。由于综合实力突出,法大国际法学学科于1998被评为司法部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这所学院的所有教师都承担着不同层次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教学任务。课程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知识产权法、海商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欧盟法、WTO专题、国际法案例评析、海洋法、国际人权法、国际法经典著作和案例等多门课程。

该院本科原本是国际经济法专业,1999国家专业合并后改为法学专业。研究生原来有三个专业: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合并后成为国际法专业,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三个研究方向。除了上述三个方向,博士生还包括海洋法、军事法等方向。

在学生培养方面,学院教师热爱法学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年来,学院培养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不同层次的毕业生3000余人。2002年,学院成立了教学评估委员会,负责监督检查全院教师的教学改革及其效果,对教师每学年的教学成绩做出公正的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年终评选优秀教师的重要依据之一。评审委员会由各研究所的优秀教师组成。

学院多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英雄模范、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他们的作品先后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教委青少年优秀成果奖、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受国家有关机关委托,该所起草、组织或参与起草了多部法律法规,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出版了数十部专著和数百篇论文。该院许多专家教授在全国性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同时还在各级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中担任专家顾问。在学科建设方面,2002年,我院国际法学科完成北京市重点学科申报,顺利取得北京市重点学科地位。在北京的要求下,2003年,学院进一步完成了学科地位与优势、学科地位、学科方向、标志性成果、人才培养、学科愿景和近期规划的申报工作。为了配合学校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对学校的师资基本情况和学生培养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核查,并制定了相关文件。

2002年,学院完成了三个研究所的学科建设规划,由原来的三个教研室转变为现在的三个研究所。在研究院的部署下,三所完成了研究院的档案建设,包括人事、出国留学、科研、获奖等。提出了该所的学科建设目标和具体规划,并汇总了相关资料,作为该所学科建设规划的依据。

在学生工作方面,积极推动学生的科研活动,营造国际法学院良好的科研氛围。为了促进学生的科研活动,该所采取了以下积极措施: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学术组织的建立,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设立适当的奖项奖励优秀论文,从而形成了崇尚学术研究的风尚。每学期邀请校外知名专家为学生授课,特别是法学前沿问题讲座,增进学生对前沿学科的认识。学院与英国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律师事务所合作,举办了三次亚洲法律学生最佳论文奖推介活动。活动表明,该学院的学生特别热衷于参加此类活动,并获得了许多奖项。

为促进学生走向世界,该所每年积极组织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组织的模拟审判国际商事仲裁竞赛、美国国际法学生协会组织的杰赛普杯国际法模拟审判竞赛和国际空间法协会组织的空间法模拟仲裁法庭竞赛。以上所有比赛每年举办一次,比赛语言为英语。这些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才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在学习方面,学院积极推荐学生到国外著名法学院攻读学位。目前,学院有100多名国际法留学生。

在留学生办学方面,学院致力于法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和法学专业自考辅导班的教学,先后在全国开设了国际法、经济法、民商法、宪法学、行政法等20余门研究生课程,2004年在校自考辅导班招生600余人。学院将继续在非学历法学教育领域努力,扩大合作,努力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尽一份力。

目前,根据“十五”计划和“十五”行动计划,学院将积极投身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不断增强学院的综合实力,努力培养复合型现代法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