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之王张传伟:从5亿到113亿的飞跃。

风电之王张传伟:从5亿到113亿的飞跃。

这一幕或多或少透露出杨明风电快速增长的一些基因?他不仅是处理政商关系的专家,也是国际资本市场的优秀舞者。

张传伟是军人,也是政治家。1993他辞职了?出海?我拿出自己积攒的工资,凑了12000元,成立了中山市杨明电器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配电箱。到1995,这个小规模公司的利润已经达到50万元。与很多民营企业的心态不同,张传伟总是有更大的梦想,50万的利润全部投入到开发新产品上。

凭借技术创新,势单力薄的小企业,居然做到了单一优势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1998,在积累了几百万元的利润后,他再次将资金全部用于产业升级:买地建新厂房,同时研发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压开关柜,产品再次升级,成为国内首家研发中置式真空开关柜产品的企业。

2000年,中国3000多家开关企业还在激烈的厮杀。张传伟再次调整航向,转向高压变频调速装置(即高压变频器)。这是一款节能产品,可以调节高压电机的转速,节约能源。当时电力并不紧张,很多地方政府还在鼓励用电。张传伟对电力的稀缺性做出了前瞻性的判断,在电力过剩期间开始研发节能设备,并以产学研的形式持续投入7000多万元的研发费用。

?他要么是为了钱,要么是想把事情做成。从来没想过拿钱去享受,吃什么还是吃什么。?跟随张传伟十几年的同事评价张传伟。

押注风能

这一轮产业升级使杨明完成了从输变电设备向大型节能和电力电子设备核心技术转型的第一步。五年来,杨明成为中国高压变频调速的龙头企业,掌握了风电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

2005年新政策规定风电设备国产化水平要达到70%。当时,外国风机制造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70%。面对隐藏的产业机会,张传伟认为,既然杨明在这个领域已经积累了核心技术和人才储备,为什么不自己做呢?对我们来说,这是涉足大行业的唯一机会。火电进不去,核电需要门槛,水电饱和。我们进入大电力的切入点是风电,我们的梦想就在这里。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我们必须冲进去。我们都40多岁了。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做一些伟大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如果用五年时间打造一个产值100亿的企业,到五六十岁还是1000亿。如果你50岁还没赚到100亿,这辈子就这样了。?

自2005年6月起,杨明正式进入风电行业。虽然有电控系统的生产基础,但风机的核心技术还是空白。高端制造业,过去国内通常的做法是委托开发,用市场换技术。

张传伟在与一家德国风扇设计公司洽谈了8个多月的委托开发后,在签约前三天突然改变了主意。?我们可以购买技术和许可权,但永远买不到关键技术和研发能力。我们拥有中国的核心控制技术、气象数据和风资源数据,以及中国电力行业独有的客户资源。为什么不能联合开发呢?我不想借鸡生蛋,我想结婚生中国的孩子,姓中国。?

确定联合R&D模式后,首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定制产品上线。从合同签订到首台整机商业运营仅用了15个月,比德国原本预计的三年时间大大缩短了一半以上。

2006年6月,广东明阳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要从事兆瓦级风机、风电工程技术及风电相关技术咨询、技术进出口业务。

第一批风机产品刚刚下线。张传伟不停地去美国寻找市场和资本。坐飞机的时候他睡不着。在飞行笔记上,他雄心勃勃地写下了明阳风电的第一个五年目标。百亿产值,国内上市公司成功前三,进入世界前十?。当时公司规模只有300人,连厂房用地都还没买。风力发电设备的第一笔订单刚刚下线。?在总裁召开的会议上说起这个目标,同事们都说老板疯了。?张传伟笑着回忆道。

资本的宠儿

五年过去了,所有疯狂的目标都实现了,成功的资本化运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股权融资的概念在国内并不流行。张传伟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民营企业家。会见了150多位国际投资者,包括高盛、美林、淡马锡等国际知名投行。

一开始?只要他们有钱?。后来,杨明在投资界变得越来越有名。改变?变成了?选钱和有钱并不足以打动张传伟,还要看投资人能否带来市场和资源、人才、技术等附加值。比如CDB后来通过深创新投直接投资杨明,带来了国家政策支持;工银国际的投资带来资金支持;美林的投资也引入了印度投资者。张传伟笑着说,很多投资人不仅带了嫁妆,还带了自己的姐姐妹妹。

一些投资者在决定投资前来到中山看了杨明的工厂,认为该项目前景光明,但工厂规模太小。?投资太多会占用太多股权,投资太少就什么都做不了。?

张传伟觉得这不是问题:我给你画个蛋糕,告诉你蛋糕值多少钱,你买多少。那是讨价还价。这样既能多赚钱,又不至于把股权吞了。?

他给当时只有3000万资产的明阳风电画了一个大蛋糕:?到明年年底,杨明将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利润1亿元。6倍的PE值并不高。如果我要10倍,你得给我。但因为风扇刚下线,有风险,所以减到6次。?

在6亿估值的时候,美林作为第一批投资人进入。随着第一批粉丝的下线,杨明的估值一路看涨。?后来拿到了十几亿的订单,明年一发货就盈利了。当然,我会提高价格。?当CDB三个月后进入时,其估值已飙升至6543.8+2亿美元。

今天,张传伟还是IDG的吗?投资失误?和后悔。当张传伟提出6亿的估值时,IDG的投资人费阳认为估值最多只值3亿。一年后,明阳风电的市值已经达到30亿。张传伟曾对IDG投资人说:那时候如果你以6亿元起家,你会有现在5倍的收益。现在30亿进不去。?

截至2007年底,杨明已经筹集了超过2.7亿元人民币。据业内传言,2008年4月至8月期间,与张传伟吃一顿饭的机会,被两家机构私下炒到了654.38+0万元的天价,堪比巴菲特的宴会。风险投资机构对杨明投资的激烈竞争可见一斑。

股权融资模式获批后,杨明加快在中国圈地布局,延伸产业链。用了两年时间建成天津、吉林、江苏、内蒙古、广东五大制造和服务基地,几乎没有资本支出,形成了轻资产的产能扩张。?比如在天津滨海新区600亩,厂房65438+万平方米的杨明工业园,我们上市后没有出一分钱讨论回购。这是没钱也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