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评:腾讯QQ与360的“楚汉之争”!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权威的第三方机构能够证实QQ窥探用户隐私的报道是否属实。到现在除了360一直在不断回应腾讯,腾讯拉了一批和360有过节的人,只能算是敌人的敌人。朋友的利益发表了不痛不痒的联合声明。
只有一向乐于自建事业的张朝阳谦逊地说:“在没有有效司法约束的中国互联网丛林里,我们需要一种像自然界存在的制衡机制,将垄断公司的恶行限制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围内。360对tx的检测就是这样一种制衡,让腾讯知道不能为所欲为。"
这是IT界为数不多的明确站在战争一方的权威人物,但如果仔细品味,朝阳的话也算是话外之音...
其实张朝阳并没有明确指出QQ有窥探隐私的行为,也没有说360在保护用户利益方面有多大贡献。相反,我欣赏360作为一种自发的力量来制衡QQ的垄断地位。张朝阳在为谁加油?真的是为那些被腾讯欺负的IT运营人员鼓掌!
如果把重心稍微转移一下,就能看出360为什么不早打,不晚打,但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打这场仗?假设如果360没有指出QQ涉嫌侵犯用户隐私,QQ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在6亿用户的桌面右下角弹出这样一个小弹窗:“QQ管家,完美保护你的QQ安全。点击下载点亮管家图标~”(=,=PS。我是一个真正的天才...)然后用户为了图标或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安装这个管家,然后QQ管家进一步推荐免费杀毒软件和网盾服务。从之前的联合声明中可以看出,很明显这次推荐的不会是360,而是与360存在严重利益纠纷的金山网盾,以及金山刚刚收购的科牛将免费杀毒。这可能不是因为QQ要和360树敌,而是金山可能之前和QQ做了交易。毕竟金山作为老牌杀毒公司,比以免费软件起家的360家族要厚得多。
好吧,所以我现在看到和我自己网盾功能严重重合的QQ管家,和我利益竞争严重的金山毒霸买牛免费杀毒。如果你是奇虎360的老板,你会怎么想?
腾讯的恶名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杀毒领域没有“情欲”,那就不是腾讯。从2004年初用QQ游戏碾压稳坐棋牌游戏平台宝座的联众游戏厅,到一系列的模仿,腾讯就像一个贪婪的掠夺者,在肆意抢夺那些IT行业工作者的心血。依靠自己庞大而稳定的用户群体,他把任何他认为有潜力的IT市场都据为己有。一家独大,不考虑其他。
那么360呢,结合了这些先例,隐约看到了未来的愿景?但是,360和之前那些被腾讯碾压的公司不一样。作为老牌免费杀毒软件,奇虎360也拥有相当广泛和稳定的用户基础。如果说在中国网民安装必备软件首先想到的是QQ,第二差差不多是360。所以360不会坐以待毙,积极回应。他们有能力对抗QQ。
但是,这场战争怎么打,我们国家对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的保护还不完善,这是腾讯一直能模仿垄断行业的重要原因。靠用户对软件的感情来保住饭碗,没有法律障碍,太搞笑了。除了用户范围广,360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用户的信任。360从2005年成立至今,整体好评度还是比较可观的,和其他大牌IT公司的一些争斗也是深得人心。用户相信360,很好办。
要想引起网友的关注,一定要和自己的利益相关。比如,在习惯了享受免费音乐、* * * *等免费资源后,突然有一天,国内网民得知BT要被封杀,在国内互联网界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不干了,抗议了,联合了,打着* * *的旗号享受自由,其实还是怕以后要花钱下载片子。这就是好处,但是一直是免费软件的奇虎,想从中推广也没有出路,所以还有一条路,功能!我在保护什么?账号隐私!如果你有两个好朋友,你总喜欢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其中一个,替你保守老古板们的秘密,一直都是很值得信任的。突然有一天你的另一个好朋友告诉你,他可以替你保守秘密,但是你一直信任的好朋友告诉你,这个人以前天天打听你的秘密,八卦小偷。所以你还放心吗?你必须选择信任你一直信任的朋友,而不是把秘密告诉这个人。
360是赢得你信任的朋友,QQ是准备让你信任的朋友。
360对腾讯的指责不可能是空穴来风,因为360只是为了把事情闹大,我也不怕光脚穿鞋。作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公司,我最怕被公关比作你在总裁里拜访的腾讯失去话语权。所以为了那天能大闹一场,我的指控在被核实后还是能站得住脚的,360的数据必须有一定的可靠性。我觉得这个可靠性就是360公布的腾讯黑名单。腾讯QQ在检测扫描木马的同时也在收集信息,看网民偏爱哪些软件,上哪些网站,从而制定自己未来的发展路线,或者模仿路线更有针对性。但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一种恶意的贸易竞争,但如果360以此名义攻击腾讯,那就太弱了。既然你在用户的帮助下收集了这些数据,我可以怀疑你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涉嫌窥探和泄露用户隐私!一涉及隐私,就会立刻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这一点上,腾讯可以说是极其理亏的,因为他们的后台扫描确实包括了这个角色,但是腾讯可能从来没有想过借机窥探甚至泄露用户的隐私信息。但是,腾讯不能这么说,所以我们不得不一再夸大,我们这样做只是为了检测特洛伊病毒。解释不清楚,就没有有力的反驳,说不清楚,只好找对方的茬。所以腾讯开始对360进行各种指责,希望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说到这里,事情过几分钟就清楚了。360抓住了腾讯的一个小尾巴,却被贴上了刺探用户隐私的标签。业内人士都懂,但大家都不说,就是想让360借机打压腾讯的垄断地位。腾讯理亏解释不清,想靠用户群和360的依赖来撇清关系。可惜一步错,从之前的联合声明到今天的用户选择,让他们失去了民心...战争到了这个地步,360算是小胜,奇虎的最终目的是唤起国家对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为未来在IT行业的长期生存发展争取一份保障,也算是给广大IT行业人士的一份福利。
最后,值得我们网友思考。如果这一次不是360这个拥有相当用户群体的免费杀毒软件,以保护用户隐私的名义攻击QQ,而是一个被QQ模仿导致用户丧命的软件,有多少人会选择站在QQ的对立面?是什么QQ态度如此强硬,如此自信用户即使拥有两者之一也会选择QQ?谁给了QQ这么肆无忌惮的资本?而又是谁让360非要撕破脸皮做出这个决定呢?360在高喊保护用户利益的同时,心里是不是在问:“谁来保护我们这些IT创业者的利益?”
是谁给了腾讯这样的挑战?毕竟还是我们网民的习惯!
360真的只是为了保护用户利益吗?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网民自己逼的。
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是什么?毕竟还是要靠我们网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