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青神县怎么样?比如县城规模,人口,房价,商业经济等等。
青神城区,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能够满足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工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机械、建材、造纸、纺织、食品、日化、医药为主要产业的地方工业体系(重点产业)。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2.83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438+660亿元,增长3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41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7061元,增长20.2%;第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5︰60︰25;城镇化率达到32.8%,提高2.5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6543.8+04亿元,增长2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543.8+0.967亿元,增长22.1%;工业仓储税2.04亿元,增长26%。全年新引进项目48个,完成投资34.3亿元。突出发展机械产业集群,实施38个机械产业项目。钟毅机电、张裕微电子等亿元项目开工建设,丹福股份募投项目、新海造船、龙源机械、郭蕊机械等机械项目建成投产,新培育新和机械、华盛包装等两家丹福股份配套合作企业。以小型制冷压缩机、实木机械、传动件三大系列为主的特色机械加工业集聚增效,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5,438+0.6%。立白精品产业园扩建投产,城市鞋企“退城进园”。县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6543.8+0.05亿元,启动县城工业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面积增至1.7平方公里,园区规模产业集中度达到87%。建成黑龙110KV变电站和丹福35KV变电站。县工业开发区成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投入4.5亿元大力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新增龙头企业1家,“一村一品”专业村7个,农民专业组织22个,带动农民4.2万人。《青神竹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省发改委评审,竹编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建成22万亩现代林业产业基地,被省政府认定为全省林业产业强县。建成654.38+万亩绿色防控示范园区,跻身全国柑橘绿色防控“三甲”示范县。创新建立林下养鸡发展模式,现代畜牧业试点工作得到蒋巨峰省长的高度评价。沙溪河特种养殖面积增加1500亩。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完成闽江堤防加固1.2km,孟思防洪3.1km,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 km2;山坪塘147改造,灌溉站53处维修改造。实施“金土地”工程,新增耕地4000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3%。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一事一议”信息化建设试点县。
投资9200万元,推进中岩寺-德云寺、江湾神木园、竹艺城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竹艺景区规划、中烟核心景区详细规划,成功举办竹编艺术节、东坡初恋旅游文化节、龙舟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8亿元。青神竹编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县于2011-2013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面实施《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好吃!、福罗多等大型商业企业落户青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亿元,增长18.3%,居全市首位;外贸出口创汇1826万美元。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4.83亿元和654.38+0.58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