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学习和研究国际经济法,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然后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国际经济立法和实践,特别是我国涉外经济立法和实践中涉及的各种法律问题。
国际经济法课程面向法学专业本科生。所用教材为中国政法大学王教授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经济法》。学生可以参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制作的国际经济法录音资料、电视直播课、IP网络课件等教学媒体进行学习和复习。
本课程为72小时4学分。教材* * *共10章,分别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国际货物买卖法、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法、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第五章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第六章国际知识产权法、第七章国际投资法、第八章国际货币金融法、第九章国际税法、第十章国际经济争端的解决。
国际经济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当前,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交流和国际经济法实践发展迅速,人们对国际经济法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国人、中国商品、中国资本乃至中国货币都将在国际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从事商业交易,涉及最多、最基本的东西是商品、货币和资本。如果商品交易跨越国界,就成为国际贸易;如果货币跨越国界,它就成为国际金融;如果资本跨越国界,它就成为国际投资。
国际经济法包括哪些内容?作为一种法律规范,国际经济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后期如何逐步发展?它与各种相邻的法学门类或学科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在学习国际经济法之前,我们应该对这些基本问题有所了解。
早在公元前,地中海沿岸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国家之间就已经有了频繁的国际经济交流和国际贸易活动。各国商人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约定俗成,逐渐形成了处理国际商务的各种习惯和制度。这些习惯和制度有的被相关国家的法律吸收,规定为处理涉外业务的书面准则,有的则被各种商事法院援引为处理国际商事纠纷的依据,最终逐渐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判例法或习惯法。事实上,这些商法和商业习惯法是国家经济法的最初萌芽。
在古罗马法中,有“民法”和“民法”。前者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以及非罗马公民之间的贸易和其他关系的法律。罗马法中有大量关于国际商业交易的规定,并逐渐扩展到西欧大陆,甚至影响到世界许多地方。
中世纪时期,欧洲继承了罗马法的基本原则,并在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罗马法,形成了欧洲的国际商业习惯。
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世界各民族、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国际经济关系空前密切。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7世纪至40年代,与国际经济关系有关的条约,以及国际惯例和相关的国内立法大量出现,并日趋完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新的国家独立,这成为新的国际力量的对比。这些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变化导致了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和新格局。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学好国际经济法,还应该了解国际经济法与其他法律学科的联系和区别。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区别在于,国际经济法调整国际经济关系,国际公法调整国际政治关系。比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等,都属于国际经济法的范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属于国际公法的范畴。
国际经济法也不同于国际私法。国际私法,也称为“法律冲突”,用于确定在国内法(如民法或商法)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应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其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各国涉外私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务惯例的区别。这里的国际商务惯例主要是指各种国际非政府组织为调整国际私人经济关系而制定的各种商务规则。如果国家或政府间组织以非主权实体的身份与外国私人个人进行经济交往,跨越一国国界从事一般经济贸易活动,并自愿选择适用国际商业惯例,则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国际经济关系也受国际商业惯例的约束。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律学科。掌握国际经济法知识的目的是将其运用于实践。所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到学以致用。我们在学习和理解国际经济法的规则时,应该把它们与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联系起来。你可以通过案例获得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知识。
有了一些实际感受后,要学会站在国际经济法的立场上思考,或者学会站在一个企业家、投资者、交易方的立场上,结合国际经济法课程的内容,判断一笔交易的优劣。国际经济法的许多规则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掌握一个国际经济法的规则,你必须能够把它还原为一种生活现象,一种交易实践。
国际经济法的研究应以制度和规则为中心。具体来说,就是在掌握相关法律规则的制度合理性(即“为什么”的问题)和操作技术(即“怎么做”的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理解相关规则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概念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这一概念只是对法律现象的描述。国际经济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能概念换概念,脱离实际。
需要注意的是,要真正理解和掌握一个制度或规则,必须“知道它是什么,为什么要知道它”。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掌握制度和规则背后的法律政策。想要理解这个规定的意义,就必须知道它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为什么要用它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理解规则的内容和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规则的应用。你要考虑应用这个规则会出现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所以你需要在实践中观察一些做法和案例,把规则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与当事人的利益和行为联系起来,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思考如何用规则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