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人想学文学的成语。
错误范例:重庆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搬迁工作,就地安置,让移民高高兴兴搬进新居。
分析:想念家乡,拒绝轻易搬到外地。往往被误解为:喜欢并重视迁移。2.一半绿色一半黄色
错例: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颤抖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解析:农作物半熟半未熟,也可以用来表示事物或想法还没有到成熟的阶段。经常被误解为:蓝脸,黑蓝脸。3.百分之一是错的:中国企业正遭遇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而国内却缺少能处理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
解析:百中选一,描述一个极其优秀、极其难得的人或事。经常被误解为:很少。4.白头如新
错例:老王和老李曾经很亲密。20多年前,他们有过矛盾,互不理睬。退休后,一次偶然的事件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和好如初,大家都为此高兴。
解析:白头指白发,形容为长。新,指第一次认识。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很久了,但我们并不像刚认识一样了解对方。指彼此交情不深。而例子把它曲解为:对老人友好。5.不出版的理论
错例:此文内容低俗,只有华丽辞藻,根本就是不在报刊上发表的理论。解析:比喻不可改变或不可磨灭的言论(日记:切断,古代写在竹简上,用刀切断错误;不发布就意味着不能改。而例子将其曲解为:不能发表的低级言论。颤抖
错例:初春,乍暖还寒。他穿着冬装走在广阔的田野上,仍然感到不寒而栗。
分析:天气不冷,身体发抖,形容非常惊恐,害怕。常被误解为:天气不冷身体却在发抖。
7.无止境的
错例:在大街上,商场里,到处都是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分析:像细线一样连接,几乎断了(绝对:断了;Wisp:细线)。常用来形容危急的情况或悠长而细微的声音。常被误解为:连续。8.身无分文
错误的例子:黄秋园先生身后的画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谁能想到,他生前在画坛身无分文,只是南昌银行的一名普通员工?
分析:一分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极差。经常被误解为:不出名,不出名。9.不要舍不得读
错例:“文革”年代,报纸上充斥着谎言、空话、假话、大故事,让人看了不堪。
分析:看了不忍心。形容文章内容悲壮感人,催人泪下。很容易让人误会文章很无聊,让人不愿意看。10.不赞成
错误例子:有的同学对作文中的错别字不以为然,长此以往,自己会吃大亏。解析:表示不认为是正确的,含有轻视的意思。我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