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主要学什么?
企业管理的具体课程可以百度搜索,各个大学的课程大致相同。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企业管理的课程选择是不同的。例如:
比如山东大学的招生简章和课程安排:
企业管理专业
一、培训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企业管理领域科研、教学或实际管理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运用这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国际企业管理
国际企业管理的研究方向侧重于企业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管理的理论研究,主要涵盖并综合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战略管理和职能管理等核心内容。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不同国家和社会文化情境相互作用下的跨国经营过程的特殊性、内在规律和原理;(2)企业国际经营活动中的分析和决策方法;(3)与跨国经营和跨国公司有关的理论问题;(4)研究战略管理、生产运营、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管理职能所涉及主题的国际维度。本研究方向在使学生掌握国际商务管理基础知识和新的理论进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商务管理国际视野和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商务环境下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2.企业战略管理
本方向以企业战略理论和战略管理过程的演进为主线,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战略管理理论的变革与发展趋势、企业使命与展望、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企业资源能力分析与核心能力培育、企业发展战略与中国企业的成长、企业竞争战略、企业并购重组、资源外包、战略实施(组织、政策、文化、领导力)等。本研究着重培养学生的战略观念、战略思维模式和方法,具备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中分析、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能力。
3.公司治理研究
主要学习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组织理论和组织结构变革;公司组织形式、企业集团管理体制与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公司治理中的股权结构与股东权益、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监事会运作、信息披露、公司模式与公司治理评价、公司治理风险预警等。
4.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研究
产业组织不仅是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企业战略的理论基础。将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是我院企业管理专业的一大特色。该研究方向的学习不仅需要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特别是企业战略的制定,需要有深厚的产业组织理论作为基础,而企业总是被视为产业的组成部分,这有助于执行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管理的决策。
5.销售管理
营销是经营市场的学问。本方向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新经济提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为基础,运用现代营销技术和方法,总结国内外营销活动的经验教训,分析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途径,探索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政府机构分析、控制和占领市场的运行规律和创新思路,研究各类组织的营销理论、战略和战术,为推动中国市场营销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6.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本方向主要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系统掌握国内外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先进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实证研究方法,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操作实践的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高级专门人才。该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有:组织诊断与设计、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员素质测评与员工招聘、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绩效管理、薪酬设计、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培训、发展与职业生涯设计。
第三,修业年限和学习年限
一般研究生学习期限为三年。前三个学期要求修满学分,后三个学期主要从事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和答辩。
优秀生可以提前一年申请毕业,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公共英语课成绩在81以上;其他课程(包括:基础学位课程、专业学位课程、选修课程)必须在86分以上。
2.在校期间至少获得过一次奖学金(包括学校和社会奖学金)。
3.以第一作者(署名单位须为山东大学)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含2篇,每篇至少3000字)。
第四,总分要拿
按照宽口径、后基础的原则,增加按一级学科设置的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研究生开展“三体验”,推进双导师合作培养。
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包括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
动词 (verb的缩写)课程表(详见课程表)
1.学位有3门课程,8个学分。
2.2门4学分的基础学位课程
3.3门专业学位课程7学分。
4.前沿讲座(包括研讨会)2学分
(1)前沿讲座的基本形式: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对本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学术前沿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提高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对话的能力。前沿讲座由教师和硕士生交替授课,以讨论和对话为主要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多样。
(2)基本要求和考核办法:每名研究生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10次,其中讲座不少于2次。要求主讲人写一篇讲稿,内容要充实,有独到的经验和见解,能反映本学科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
考核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分,由指导小组进行评判打分。通过考试者将获得2学分。
5.五门专业选修课10学分
(专业必修课1,2学分;跨学科必修课1,2学分;计算机应用,2学分;另外在导师指导下修2门课,4学分)
6.学校为研究生开设的选修课包括:
(1)研究生第二外语,2学分
(2)体育课,1学分。
(3)心理学课程,1学分。
7.同等学力、跨专业录取的硕士生必须修满2门本科课程,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8.社会实践,1学分
研究生必须完成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跟随导师从事社会咨询和参加社会研究活动。社会实践要与专业学习和就业相结合。社会实践一般在第三学年进行,时间不少于一个月。实习成绩由导师根据实习单位的评语和实习报告综合评定给出。
具体课程请参考本专业教学计划表。
六、中期筛选
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办法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七。科学研究和论文
本专业的硕士生至少要花一年半的时间参与科研,撰写学位论文。
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期末完成选题工作。研究课题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硕士生应在初三第四学期筛选时提交论文写作计划,并向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题目合适,方案可行,才可以正式进行论文写作。
每3-5个月要求硕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汇报论文进展情况,有导师、指导组及相关人员参与,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硕士生应在申请论文答辩前3-5个月向导师和指导组成员全面汇报论文进展和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按照《山东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细则》组织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
附:阅读文献和参考书目
(1)国际企业管理书目:
1.巴特利特、戈舍尔等:《跨国管理:理论、案例与阅读材料》(第4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2.鲍明信等:《国际管理学》(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中译本。
3.富兰克林?r?鲁特:《国际市场进入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帕拉·哈拉德和多兹:《跨国公司的使命》,华夏出版社,2001中译本。
5.巴克利和卡森:《跨国公司的未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中译本。
6.滕伟藻:《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7.尼尔?胡德,斯蒂芬?杨(英):《跨国企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中译本。
8.C. A .巴莱特和s .戈沙尔。跨国管理:跨国解决方案。HBS出版社,2001。
9.C. A .巴莱特和s .戈沙尔。《跨国管理:跨国管理的文本、案例和阅读》, 4/e .麦格劳-希尔教育公司,2003年。
10.p .比米什、a .莫里森和m .罗森茨韦格。国际管理:文本和案例-第3版。欧文,1997。
11.国家的竞争优势。纽约,自由出版社,1990。
(2)企业战略管理书目:
1.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战略与结构》,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安德鲁·坎贝尔等,战略协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3.亨利·明茨伯格等,《战略教程》(修订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4 .克雷格?弗莱舍,巴贝特?本索桑:《战略与竞争分析:商业竞争分析的方法与技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5.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聚焦战略的组织》,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6 .迈克尔?波特,陈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7 .迈克尔?波特,陈译: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
8.迈克尔·古尔德等:《公司层面战略:多元业务公司的管理与价值创造》,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9.米歇尔吗?罗伯特:《超越竞争:战略思维的力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10.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等合编:《掌握战略:企业战略前沿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劳伦斯·赫里宾亚克:《有效实施:成功领导战略的实施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战略管理:竞争力和全球化(第7版)。汤姆森西南公司,美国汤姆森学习公司的一个分部。2007.
(3)公司治理研究参考书目:
1.《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与组织设计》,徐祥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2.《公司治理教程》,李维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标研究》,李维安、谢永贞,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4.《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研究》,陈志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5.《董事会治理评价研究》,谢永贞,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6.《公司治理的一个世纪:美国和德国公司治理的演变》,玛丽·奥沙利文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
7.《公司治理》,郎咸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8.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张,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9.《公司治理理论》(第二版)宁向东,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
10.什么是公司治理?(美)科利著,刘江译,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年。
11.公司治理:融合与生存,(美)杰弗里?n?戈登,马克?j?《罗辨》,赵玲刘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公司治理的循环危机》,作者麦卡沃伊(美国)和米尔斯坦(美国),赵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董事会的作用与效率:如何在复杂环境下设计公司的董事会》,(美)卡特,(美)洛尔施,蔡树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
(4)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研究文献目录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达夫等《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詹姆斯·L?吉布森,约翰?m?伊万·塞维克,小詹姆斯?h?唐纳利,《组织学:行为、结构和过程》(10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4.卡斯特等待:组织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5.泰勒:《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唐?Ethridge: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7.唐纳德r库珀,帕梅拉s辛德勒。商业研究方法。麦格劳-希尔公司。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版
8.杰弗里·丘奇和罗杰·韦尔,2000年。产业组织:战略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
9.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杨惠新:《企业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营销管理书目:
1.本。米·尼斯基?考克斯等,《营销经典权威论文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2.黎明?雅克布奇,雪梨、刘艳霞、颜瑜译,凯洛格论营销,海南出版社,2003年。
3.威廉·d·皮诺特和E.J麦卡锡,赵平译,《营销精要》(第8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菲利普r凯特奥拉,约翰L?格雷厄姆,《国际市场营销》,周、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何家勋、卢泰宏,《中国营销25年》(1979-2003),华夏出版社,2004年。
6.胡正明,中国市场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罗纳德?s?Swift,《客户关系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8.瓦莱丽。答?泽斯曼,玛丽?乔?比特纳,《服务营销》,张锦程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9.约翰?《伊根》,林鸿等译。,关系营销,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
10.菲利普?科特勒,于立军译,国家市场营销,华夏出版社,2001。
11.唐?e?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8月。
12.w .钱?金和蕾妮。莫伯尼,吉米译,蓝海战略,商务印书馆,2005年。
13.菲利普?科特勒和埃迪·尤埃多?罗伯托,《营销未来》,华夏出版社,1999。
㈥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书目:
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02第一版。
2.弗雷德·卢森斯,《组织行为学》,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一版,2003年8月。
3.雷蒙德·a·诺伊等译,刘欣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约翰·伊万切维奇,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版),2002年第一版。
6.路易斯r .戈麦斯-梅希亚,大卫b .巴尔金& amp罗伯特·l·卡迪,《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2002年第一版。
7.陈国权,《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8.韦恩·卡西欧,赫尔曼?艾格尼丝,《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9.大卫?d?杜波依斯等,基于胜任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赫尔·雷戈尔,《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本专业注重实践,属于实际工作经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