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的核心竞争力

由凤凰卫视淡传媒核心竞争力

在媒介业集体下海试水、国际传媒巨头虎视耽耽的市场环境下,打造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了中国传媒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那么究竟什么是传媒业的核心竞争力,传媒怎样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以凤凰卫视为个案,分析传媒核心竞争力问题。

凤凰卫视,这个10年前才成立的香港电视台,现在无疑是中国“核心竞争力”最强的媒体之一。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刊出国际知名的盖洛普调查公司“中国对品牌的认知”的调查显示:凤凰卫视被选为国内最知名的品牌之一,与“麦当劳”齐名;2001年,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凤凰卫视被观众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华语卫视”。凤凰卫视已被誉为“中国的CNN”。

一、传媒核心竞争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这样描述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性认知,尤其是那些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流派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指沟通能力、参与能力及跨组织间合作时深深的契约关系;核心竞争力不会随着被使用而减弱,随着它的每一次被应用,它都是得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其他各方面的竞争力都来源于核心竞争力。鉴于核心竞争力的特征,笔者认为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拥有以下特征:

1.整体性

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核心竞争力特征的第一、二点,就提出了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性认识”,是各方面能力的总和。因此,作为传媒的核心竞争力也必须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而不是仅仅一方面优势的体现。经常有人说将“新闻”、“评论”培养成传媒的核心竞争力,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新闻、评论等节目样式只能说是媒体的核心产品。也有人认为人才、知识产权、品牌是核心竞争力,这同样是不准确的,这些只能是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只有整合媒介中的各种资源和各方面能力,才能形成该传媒的核心竞争力。

从凤凰卫视来看,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媒介立场、节目内容、人才以及大型活动等多方面***同作用才得以形成的。对于大陆的观众而言,凤凰卫视仍然带有“境外媒体”的身影;而对于西方国家的强势媒体而言,这个身处东方的华语媒体又是他们不可忽略的挑战者。在这样的处境之下,凤凰卫视将自己定位为“两岸三地的桥梁”、“第三者”,在制作节目过程中遵循“无明显政治、利益色彩”的策略,因而节目尤其是新闻节目更为客观全面。新闻类节目是凤凰卫视的核心产品,对重大国际事件的报道是凤凰卫视确立自身媒体地位的法宝。陈鲁豫、窦文涛等主持人的睿智、潇洒、有活力是凤凰卫视另一个核心要素。而凤凰不失时机地举办大型活动,如1999年大型跨国行走采访报道的“千禧之旅”等活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凤凰号下西洋”活动、成立周年的庆典活动等等,使得其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扩张。

2.递进性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核心竞争力特征的第三点说到核心竞争力会越用越强,对于传媒来说,就是随着时间推移、媒介运作,媒介的竞争力不会越来越弱,反而会越来越明显,呈现强者越强的趋势。

凤凰卫视直播节目的发展印证了这点。从1997开始,凤凰卫视即开始加大资讯报道,增加现场分量,引领直播潮流。如果说这个开始还是一个临时行为,是一个“头脑风暴”,那么到后来的香港回归、黛安娜葬礼、北约轰炸“大使馆”、朱镕基访美、“9.11”,一次次的现场直播使得凤凰卫视现场驾驭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整个媒体综合实力不断得到展现。

3.独特性

任何一个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独一无二

的,即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至少是目前尚不具备的。而且,一个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其他媒体难以模仿的。因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的经营生产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而这种内在的东西是外界学不来的。

拿凤凰卫视来说,个性的主持人是其独特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在香港,主持人被称为“艺人”,即要求用个性的传播方式调动观众兴趣。相对于大陆媒体在做节目时“规定能说的内容”,凤凰卫视只“规定不能说的内容”。凤凰卫视不追求千篇一律的播音风格,也不要求所谓的“凤凰化”,只要求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学识、气质。这样一来,独特的主持人风格尽显凤凰卫视独特的底蕴和张力,无论是“结巴的老头评论员”阮次山,还是“平民主持”杨锦麟,都是其他媒体无法企及的“法宝”。

二、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传媒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直接关系着媒体自身的存亡与发展,因此如何打造传媒的核心竞争力这个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打造以下三个“核心”入手:

l.核心受众

在当今形势下,大众传播已经处在由“大众”走向“分众”,由“广播”走向“窄播”的转型时期,一家传媒想把全体受众“一网打尽”,已经不太可能了。确定独特的受众定位、特定的受众对象和市场空间,是打造传媒竞争力的第一步。

十年来,凤凰卫视将自己的受众定位为全球华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凤凰卫视目前已进入亚太、欧洲、北美等七十五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世界华人主要聚居区,拥有近5000万收视户。“9.11”过后,争夺国际和中国事务第一解释权的搏弈悄然拉开序幕,许多驻华大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次他们给国内撰写报告,对一件事情可以参考、引用的电视媒体来源,一是央视,再是凤凰。由此可见,凤凰已经建立起自身的核心受众,并在核心受众中拥有不同凡响的影响力。

2.核心内容。

传媒业与工商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传媒业是靠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来吸引受众的注意,然后将受众的注意力“二次售卖”给广告商,而其获利的绝大部分来自于二次售卖的广告收入。因此,新闻信息内容在传媒业的竞争中便成为最关键的因素,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内容为王”的实质。

在人们眼中,“凤凰”敢于报一些国内媒体不敢报的新闻,主持人敢于说一些内地主持人不敢说的话。其实这是个错觉。在新闻节目的题材选择上,只要是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或者《人民日报》等指标性的中央级媒体没有报道的,凤凰卫视绝对不会报道;但只要是指标性的中央级媒体报道了的,凤凰卫视就一定会报道,而且一定是做深度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等等一应俱全,做到同祥的题材,内容一定比内地新闻更丰富、更好看。譬如最近“凤凰”每晚都分集播出《毕业生》纪录片,而这个片子早在去年末就在CCTV《纪事》节目中播出过。正因为凤凰选择了高考过后这个比较好的播出时间,且打破央视原先播出样式,采用分集播出,并且每集由主持人穿插介绍相关背景、提出讨论,使得同样的片子在不同的媒体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响。

3.核心人才

媒介内容有赖于传媒人才的劳动,因此传媒的竞争最根本的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优势,是媒体生存的另一关键。

“三名战略”是凤凰卫视打造核心人才的经典概括,即打造“名主持人、名评论员、名记者”,其实质就是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与发挥。有人曾经指出凤凰人才的一个怪现象:很多主持人在别的地方默默无闻,到了“凤凰”却大红大紫。刘长乐总结其在用人方面的经验时说:“一个方面是要有潜质的人,另一个方面是凤凰的造星术并提供其自由发挥的舞台。这两方面都不可偏废。”凤凰卫视在引进人才时一般是让主持人自由发挥一阵子,然后再根据其个性特点进行包装,为主持人量身定制节目,使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与此同时,凤凰卫视还在频道中大量播出主持人、评论员、记者的形象宣传片,播出频率也非常高。另外,“凤凰”将旗下主持人、评论员、记者打造成如同娱乐圈的明星,通过他们在其他媒体的频频曝光,使观众在接受了凤凰卫视名人的同时,也进一步接受了他们所代表的电视台———凤凰卫视。内修素质、外塑形象,这就是“凤凰”打造核心人才的方法。

综上所述,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是媒体在长期运作中形成的整体性的、独特的、动态的能力资源,支持着媒体在传媒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而现实中,并不是所有媒体都已经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每个媒体来说,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了当务之急。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坚持和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