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架国产飞机是?
1951年4月23日,国家航空局决定建立南昌飞机厂。同年,65438年5月3日,第一批建造者抵达南昌,在国民党政府与意大利合资建立的国民党第二飞机厂和航空研究所旧址开始制造研制。
当时条件艰苦,只有1500m的碎石跑道,一栋厂房,7个旧机库,30多台旧机床。经过第一代建设者的齐心协力和艰苦奋斗,仅用了148天,就建成了一座修复朝鲜战场分流飞机的工厂。到年底,南昌飞机厂已经修理了38架雅克-18飞机。为自制飞机的制造奠定了技术基础。
扩展数据:
基础教育的技术特征-5
身体结构
第一架教练机-5,机身由合金钢管焊接成骨架,呈框架式机身骨架。前机身和发动机整流罩是铝合金蒙皮。机身的后半部分被一块布蒙皮覆盖。机翼由梯形外翼和矩形中翼组成。中间机翼是全金属结构,由两根大梁和八根翼肋组成。中间机翼有两个容量为75升的油箱。
中间机翼与机身框架相连。外翼和尾翼的前缘、梁、肋采用铝合金材料;布皮。
初教5采用后三点式起落架,主轮半埋在中翼,尾轮固定不可逆转。串联密封驾驶舱视野好。这架飞机装有无线电接收器和内部通讯设备。
动力装置
初教-5教练机发动机选用苏制M-11FP5缸风冷活塞发动机,性能可靠,使用方便。M-11航空发动机,起飞功率118kW,用于军用教练机,* * *有2684件567种零件。1954年7月29日,中国株洲331发动机厂仿制的M-11活塞式发动机完成总装。
1954 8月16国产M-11发动机通过试车,研制成功。后来的初教-5飞机都装备了中国制造的M-11发动机。
初教-5采用5缸活塞-5发动机,木质定距螺旋桨。焦-5的发动机整流罩采用“苍蝇头”式设计,有五个显眼的凸起,与焦-6的整体圆形设计有很大不同,这也是区别这两种机型的显著特征之一。
初教5号采用了定距螺旋桨。换句话说,发动机是靠改变转速来改变张力的。飞行员推拉油门杆直接改变螺旋桨的速度。
驾驶舱仪表
在初教-5的驾驶舱仪表盘上,有一个大大的铭牌,上面写着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提醒飞行员时刻保持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个铭牌显示:最高允许转速为2000转/分(不超过2分钟);起飞转速不超过1900转/分;爬坡速度为1760转/分;巡航转速1620转;最高允许油温为70度;
正常温度不高于45至55度;最低允许温度为30度;润滑油压正常值为4 ~ 6公斤;汽油压力的正常值是0.2到0.5公斤。
旁边的一个铭牌上显示着初教-5飞机的主要飞行性能数据:最大允许俯冲速度285km/h;最大水平飞行速度248km/h;滑行速度为140km/h;
爬坡速度140km/h;着陆速度85公里/小时;1000m的爬升时间为5分钟;2000米爬坡时间11.7分钟;3000米爬升时间20.5分钟,起飞跑距离200米;着陆滑行距离270米(带襟翼和刹车)。
百度百科-中国第一架国产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