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市场有那些影响?

目前亚洲特别是东亚的经济发展引起国际社会广泛瞩目。世界银行政策调研报告强调指出:“东亚经济获得成功中没有任何神奇而言”,认为东亚国家重视掌握先进技术是成功的重要原因。纵览亚洲发展最快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可以发现它们并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它们的社会制度有许多差别,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也有许多不同点,但有一点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越来越重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在最高层次上明确了科学技术的战略位置,制定了科技发展战略和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各项政策,在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重视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在亚洲科技发展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首次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的差距”,强调“没有科学知识的传播就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一意见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亚洲许多国家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拥有的自然资源和较为廉价的劳动力取得的。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亚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这种优势已在下降。目前亚洲国家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增加经济中的科技含量,加速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是亚洲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重要台阶。 其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知识的差距”,还更明显地表现在基础性研究领域,而基础科学研究的水平又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基础性研究是保证亚洲科技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措施。基础研究贵在创新,特别是尖端技术领域突破性的创新。亚洲各国在21世纪的科学研究应根据各自国情,特别鼓励创新,出成果、出人才,创建高、新技术产业,从而提高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 再次,世纪之交,人类面临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人们开始懂得,统治自然而不懂得保护自然,其后果将是极其危险的。国际社会已开始把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列为未来发展的基本模式。必须抛弃旧的发展模式,控制人口数量,推广可持续农业和林业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保护全球环境,推广清洁生产工艺,珍惜与合理利用水资源,开发和推广水土保持技术,预防和控制荒漠化扩展,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等等,都是亚洲科学技术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研究开发课题。 最后,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扩大,科学研究由国家、区域规模向全球规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趋势。亚洲在历史上曾被文化、语言、政治、宗教和地理因素所割裂。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已成为各国最大利益和首要任务。同时,亚洲各国的经济要素和科技结构的互补性正在日益增强,盛行一时的“雁阵模式”已让位于“互补模式”。特别是90年代,亚太地区多边区域性合作出现了新的局面,形成多层次、多目标、多形式的合作格局。亚洲既有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发挥各国在科技资源、人才、资金、设备、劳动力和市场方面的优势,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协同发展。 令人可喜的是,上述几个重要的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已经引起亚洲大多数国家的关注。大多数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开始注重增加技术含量,许多国家制订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较大幅度地增加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在区域科技合作方面也取得进展,1995年召开了亚太地区科技部长会议。前不久在北京召开了规模空前的第30届国际 地质大会,以大陆地质为主题,紧紧围绕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地球科学需要着重研究的重大问题。为了保证在21世纪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主动权,亚洲各国都在培养科技人才问题上作出战略部署。亚洲特别是东南亚人才外流的现象已有改善,有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人才回流势头。从这些动向看,亚洲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前景令人鼓舞。 中国是一个拥有一定科技实力的发展中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学科齐全、独立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培养造就了一支由1800万科技人员组成的宏大科技队伍,科技实力稳定增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加,初步具备了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科学技术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中国资源总量虽大,但人均相对不足,以粗放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人口增长仍处于旺期,农业发展压力很大,环境保护问题较多。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为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中国***产党和中国政府于1995年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将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和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决心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今年开始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中国在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强调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随着这些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中国的科学技术将迎来一个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将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首先是坚持面向经济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运用高新技术武装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并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产、学、研结合,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发挥关键性作用。二是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争取在优势领域取得突破,在一些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为21世纪的科技跨跃发展做好准备。三是在社会发展领域,对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防灾减灾、人口控制、保证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四是科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要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石作用,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做出贡献。 中国科技界十分重视与亚洲以及世界各国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这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按照平等互利、成果***享、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国际惯例的原则,以双边、多边、官方、民间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与各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为加强亚洲区域科技合作,为提高亚洲科技总体水平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