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与APEC什么关系啊?

亚太经合组织(下称APEC)“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TPP的出现可以称之为亚太区域合作中“硬机制”向“软机制”——APEC的挑战。美国希望将TPP打造为“一个面向21世纪的、高标准全面的多边自由贸易协议”,该协定成员所进行的经贸自由化谈判包含更高标准,如环保、劳工、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是以各项标准为基准的贸易自由化谈判。TPP协议寻求缔约国10年内取消所有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一旦达成,就具有法律约束力。 相比之下,APEC会议是建立在协商一致基础上的,成果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弹性”机制。有观点认为,美国在APEC的框架下强力推进TPP的“小集团”,其架空APEC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TPP的谈判虽然仍面临很多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TPP已经成为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新框架,TPP最终将取代APEC。 与“替代说”相左的观点则是“互补论”。有学者反对现在就提TPP取代APEC的说法,理由如下: 一是美国在亚洲的存在,是增强还是继续遭到削弱尚没有结论。夏威夷峰会上美国是否能如愿以偿宣布TPP谈判结束还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美国对APEC立场的也在徘徊,还需深思。 二是在处理亚太多边经贸问题的APEC机制框架下,远景目标是最终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而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多道路,目前的高质量、有法律约束力的TPP是朝着“亚太自由贸易区”努力的一个有益“探路者”而已。 三是TPP只是一个经济贸易协定,还不能称得上不是一个亚太地区建设的机制。APEC这一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机制,讨论议题更加广泛,为TPP领导会晤,以及未来新成员加入TPP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 四是政治因素是美国力推TPP的重要原因,不能单纯的以贸易自由化的立场观察TPPD的发展。据此,尽管TPP来势汹汹,但不现在就给TPP和APEC的命运下结论为之过早。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TPP与APEC可以相互补充,***同推进亚太地区机制建设的演进和发展。 无论是“替代”还是“互补”,一个基本的***识是:由于TPP的出现,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和机制建设正在“变”,美国的态度和政策正在“转”,使得中国的亚太区域合作战略必须要“调”。有专家认为,对中国来说,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而非一般性的FTA合作看待参与亚太区域合作的重大意义。 首先,APEC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加入APEC的20年来,中国利用这个平台走向世界。 其次,参与区域合作为中国积累了重要的区域经济治理的经验,从而为未来树立全球经济治理的新规范打下了良好基础。 最后,中国在亚太区域合作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美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又合作的态势无法避免。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必须要考虑亚太区域合作中中美协调的问题。 TPP与APEC的博弈也说明,多样性是亚太地区的最大特点。这种多元化趋势,导致区域合作中的根本性问题,即地区的机制与机制建设,呈现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分裂的局面。迄今为止,没有革命性的改变出现。对参与者来说,无论是TPP还是APEC,建设地区机制时间和任务都更加紧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