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3分钟,这款MPV先试水,SAIC未来五年推10氢车。
9月13日,SAIC首款燃料电池MPV SAIC MAXUS?EUNIQ?7亮相,同时正式发布“氢战略”:2025年前,至少推出十款燃料电池汽车,旗下SAIC捷氢科技将达到100亿市值,建立超过1000人的燃料电池R&D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超过10%。
MAXUS蔡斯·马克斯?EUNIQ?7氢燃料电池MPV的上市意味着SAIC正式进入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未来一定会走进千家万户。”SAIC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强调。对于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SAIC的思路已经非常清晰。
■?首款氢燃料电池MPV出现。
盘点国内最早投入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的企业,SAIC榜上有名。
2001,SAIC启动凤凰一号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2010,SAIC申沃客车氢燃料电池客车参加世园会示范运营;2014,荣威750燃料电池车获工信部公告;2016,荣威950燃料电池车正式销售;2017,SAIC大通马克斯?FCV80燃料电池宽体轻型客车开始商业运营。
2018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和神沃燃料电池客车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项目”指定用车;2020年6月,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 SAIC大通MAXUS?EUNIQ?7正式下线。
据估计,在过去的二十年里,SAIC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上投入了超过30亿元。截至目前,SAIC已成为国内同时具备燃料电池乘用车和商用车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也是实现各种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企业。
“MAXUS蔡斯·马克斯?EUNIQ?7核心组件列表”
“MAXUS蔡斯·马克斯?EUNIQ?7搭载SAIC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上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郝景贤指出,SAIC大通MAXUS?EUNIQ?7也是国内首款全功率直驱燃料电池车,采用130kW燃料电池系统、高性能三合一电驱动系统、70MPa氢系统和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高倍率动力电池。这款车在堆电、燃油经济性、使用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上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从维护费用上来说,这款氢燃料电池MPV也是令人惊讶的。SAIC透露,SAIC大通马克斯?EUNIQ?200元以内的燃料电池进气系统过滤用的滤纸,每年只需更换一张,基本保养即可完成。
上海杰氢科技有限公司是SAIC旗下研发核心组件(双极板、膜电极)、电堆集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动力系统集成、整车集成的企业。杰氢科技总经理陆冰冰认为是SAIC大通MAXUS上搭载的?EUNIQ?7岁的PROME?P390燃料电池系统,功率,功率密度和低温启动等技术指标,可以媲美丰田,现代。PROME?M3H反应堆是自主研发的。目前,58个一级部件已全部国产化,自主化程度和国产化率达到100%。
“MAXUS蔡斯·马克斯?EUNIQ?7性能参数对比”
■?为什么要做燃料电池乘用车?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的瓶颈。一方面,中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我国能源体系以化石能源为主,碳减排压力巨大。因此,中国需要推动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抢占全球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俊指出,中国已经向世界承诺,碳排放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即2030年后碳排放不会增加。李俊说:“为了实现这一承诺,我们必须开发碳中和技术。目前只有三种方式:一是使用无碳能源;第二,发展二氧化碳储存技术;第三,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工信部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提出,到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达到百万辆,加氢站超过1000座。
SAIC制定了氢战略“10、100、1000、10000”四大目标:到2025年,至少推出10款燃料电池成套产品,捷氢科技达到100亿市值,建立1000人以上的燃料电池R&D运营团队,形成10000款燃料电池成套产品的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超过10%。
到2025年,SAIC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将实现累计销售3万套以上,成为国内自主燃料电池系统的领导者。
到2030年,SAIC将成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全球竞争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
“上面的蒸汽大通MAXUS?EUNIQ?从7问世开始,SAIC还将结合用户使用场景,推动新一代独立燃料电池技术在商用车产品中的批量应用,持续推出全新的燃料电池乘用车产品。”郝景贤说。
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前景可观,已经成为行业知识。但业内似乎有一种默契:受制于政策、技术、成本、商业模式等诸多因素,我国优先发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而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被视为“储备”路线,目前更适合发展纯电动乘用车。那么,SAIC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进入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呢?
SAIC副总裁兰认为,燃料电池乘用车必然会有一席之地,这不仅来自于政策的支持,也来自于市场的选择。兰宋庆表示:“当一次加氢只需3分钟,加氢的便利性和成本问题将迎刃而解,燃料电池乘用车将逐渐被消费者接受。我们把这个答案交给技术和市场。”
“MAXUS蔡斯·马克斯?EUNIQ?7充氢口”
■?如何操作?已经积累了五百万公里的经验。
燃料电池乘用车MAXUS进入消费领域尚需时日。EUNIQ?7上市后将如何推广?让我们看看SAIC的经历。
SAIC已经实现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运营。截至目前,商业运营总里程近500万公里,累计减碳超过600吨。如果初步比较,相当于种了654.38+0.2万棵树。
2017,SAIC大通马克斯?FCV80自上市以来已实现商业化。目前,407 SAIC大通MAXUS?FCV80燃料电池轻客已在上海、抚顺、佛山、大连、无锡、长治(山西)、青岛等7个城市进行示范运营,累计行驶里程超过400万公里。
以抚顺为例,该地区有两个月出现极寒天气,平均最低气温低于-20℃,极端最低气温甚至达到-30℃。FCV80燃料电池轻型客车总体运行良好。2019,FCV80燃料电池轻客启动无锡机场班车线路运营。目前车辆总里程超过16万公里,载客率达到80%以上。
SAIC透露,他们将坚持技术和市场“双引擎驱动”,从市场用户需求出发,打造“低成本、长续航、高可靠性”的整车产品,以“长寿命、高性能、高功率”为目标,不断完善和发展技术,全力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步伐。
■?“氢之友小组”致电SAIC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良好推广关键在于基础设施,需要制氢、运氢、储氢、加氢等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合,单靠一家之力难以成气候。
SAIC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真诚地与其上游和下游伙伴合作。SAIC将这些合作伙伴称为“氢友集团”,以促进整个产业链。
2065438+2008年6月,SAIC与上海化学工业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化学工业区的示范运行和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4月,SAIC与上海机场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探索将燃料电池汽车作为通用汽车、乘用车轮渡,以及地面服务、轨道维护和保养等其他用途的专业汽车,并计划共同建设加氢站等基础设施。
2020年7月,SAIC与中国宝武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建设“一园两廊”(吴淞氢能产业园、A30公路氢气走廊、临港-南通氢气走廊)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区,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站在示范区落地。
编辑总结:
MAXUS蔡斯·马克斯?EUNIQ?出道后官方组织了试驾,给了我和普通车辆一样的驾驶体验,最重要的是真的很环保。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也具备了市场推广的水平。未来推广的核心问题是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车辆的实际使用成本,以及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性。期待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尽快大规模开发。(文/汽车之家?李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