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健的主要作品

1,专著,并购重组与资本运作技巧,20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版。

2.合著,《论不良金融资产的清算》,20万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版。

3.《股市巨擘》第一副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4.主编,《国有资产管理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5.制度经济学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版。

6.《谁为我们担保:中国的信用危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7.《法律经济学:基础与比较》,合著,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2004年。

8.MBO的成功之路,32万字,人民出版社,2005年。

9.《法律经济学:分析基础与分析范式》,26万字,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主要论文

1)《理性选择理论与法经济学的发展》,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改革及政府在改革过程中的作用,《经济研究》,第10期,2000年,第二作者。

3)如何完善股份合作制,光明日报(理论版)1999165438+10月19。

4)系统互补与企业发展,《管理世界》2000年第三期,第二作者。

5)经济外部性与法律,《中国经济问题》,第4期,1998。人大复印的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第9期,1998),转载。

6)谈判理论:法经济学核心理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1999。转载自人大资料,理论经济学,第1期,2000。

7)《德国历史学派兴衰述评》,《经济科学》第2期,1999。人大《理论经济学》转载资料1999第7期。

8)《范布伦方法论分析》,《经济科学》2000年第2期。

9)《理性选择理论的反常现象》,《经济科学》第6期,2001。

10)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学术月刊》,2000年第6期。

12)论机构学派的学术影响力,《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6期。

13)交易费用理论:法经济学理论基础,《学术月刊》第9期,1998。

14)产权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的良性互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第5期。

15)诸城市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处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0号,2001。

16)韩国不良金融资产清算的措施、成效及评价,金融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

17)日本两笔不良资产的清算与评估,《现代日本经济》,2000年第4期。

18)买方市场下国有企业产权并购价格的影响因素,《国有资产研究》第3期,1998。

19)员工持股与股份合作制,中国农村调查,第5期,1998。

20)《中小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甘肃社会科学》,第1期,2000年。

21)公共产品强制供给与农民负担的谈判制度,南开经济研究1998No。1.

2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近二十年的发展》,《学术月刊》,第1999期,第12期。

23)韩德公式:过失侵权标准的经济分析,山东审判,第2期,1999。

24)产权安排与知识创新,载于李定信主编的《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25)《M&A:本质与效率分析》,《金融研究》第7期,1999。人大抄工业经济1999第12号。

26)规范私募基金的重点在于规范市场,资本市场,10号,2001。

27)经营者是否应该持有大量股份,中国国情与实力,第11号,2000年。

28)济南出租车停运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国情国力,第5期,1997。

29)“权力”如何产生“利润”,《中国国情与国力》,2000年第1期。

30)《产权与人权关系的历史考察》,《中国的经济问题》,第5期,1997,第二作者。

31)《化解国企坏账的市场化谈判》,《金融问题研究》第9期,1997,第二作者。

32)《诸城“二次改制”调查》,《改革》第2期,1999,第二作者。

33)人权视角下的产权制度改革思考,《经济学人》,第2期,1999,第二作者。

34)不完善资本市场中的成功并购,学术期刊,第3期,1998。人大复印的材料,证券与投资,转载于1998号,10号。第二作者。

35)制度环境约束下的特殊制度变迁,中国农村调查,第1期,20065438。人大复印本《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转载于2001第7期。

36)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证券公司,《金融时报》(理论周刊),第6版,2002年3月18。

37)《法经济学:效率对公平的替代及其批判》,《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38)《论证券控股公司的资本控制》,《Xi金融》2002年第6期。

39)《证券公司集团化的战略选择》,《证券日报》,2002年7月6日。

40)独立董事面临的挑战,《上市公司》,2002年第5期。

41)佣金向下影响的几何,中国证券报,2002年4月18。

42)《法律、合作与博弈》,山东社会科学,第2期,2001。

43)如何加快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光明日报(理论版),2003,1,21。

44)金融集团的优势、劣势和挑战:微观视角,《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第3期。

45)管理层收购新解:论企业家精神,《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第4期。

46)《中国证券市场应培育合格股东》,《上市公司》,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投资与证券,2003年第七期再版。

47)MBO的失败与规避,经济管理,第10期,2003。

48)《投资者保护视角下的管理层收购新论》,《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5期。

49)《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与管理模式》,载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50)行为经济学与行为法经济学:简介,《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5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结构》,载《中国经济理论争鸣》1990-199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52)风险、预算、信息与有效防范,《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3)《股东选择、产权转让与投资者保护》,《学术月刊》2004年第10期。

54)传染病阴影下的行为机制与最优预防,《浙江学术期刊》,2004年第4期,第一作者。

55)山东与浙江民营经济的差异,《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第二作者。

56)《日韩经贸合作的突破》,《济南日报》,理论版。

57)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困境与出路,《新华文摘》,第1期,2005。

58)《民营经济发展地区差异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浙江学术期刊》,2005年第5期(第一作者)。

59)文献综述:预防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制度经济学研究》2005年第9期(第一作者)。

60)《预防不足与消防体制改革的困境》,2005中国云南消防改革与发展论坛。

61)价值释放与业务重组:提高MBO效率的两种基本模式,《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

62)《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演变及其展望》,《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63)《刑罚威慑理论:过去、现在与未来,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4期。

64)《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经济分析》,《学术研究》2006年第10期。

65)《总部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路径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9期,第二作者。

66)行为法经济学让法律分析更现实《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年,165438+10月24日。

67)股东创业成本最小化与债权人利益虚假保护——公司资本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思想战线》2007年第2期。第一作者。

68)《黄光效应:管理层收购的中国故事》,《浙江学术期刊》,2007年第3期。第一作者。

69)《产权的稳定自我实施和分配:MMORPG的虚拟财产权利》,Thomas Eger,Michael Faure,张乃根编。《中国法律的经济分析》,2007年,埃德华·埃尔加出版有限公司。10000字。

70)《商业银行股东监督问题研究》,《制度经济学》2007年第17期,第一作者,9000字。

71)《我国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学术期刊2007年第4期,第一作者,6000字;

72)中国综合金融业务收益与风险模拟分析,安金融,2007年第2期,第一作者,8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