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影响;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以增加中国在双边和多边外贸谈判中的主动权,减少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对中国出口配额的限制,使中国充分享受参与国际分工的好处。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基于参与者一致同意的契约安排。它是具有多边规则和纪律以及相应的规则制定能力、争端解决机制和组织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民主问题。由于中国缺席该组织,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协定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的竞争性商品仍然受到配额的限制,并受到退出国际市场的威胁。如果尽快加入世贸组织,就可以获得参与贸易规则制定的权利,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时将有更多的选择,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活动空间和主动权将大大拓宽和提高。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有助于各级政府更新观念,端正自身行为,规范市场游戏规则,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质量,有力地推动各项改革的全面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章程对申请加入国的经济制度属性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事实上,13年中国的申请谈判过程也是一个全面制度创新的过程。政府放松管制后,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果,最初的改革效果正在逐渐消失。为了使中国的市场经济有质量、有秩序、有方向地演进,避免转型过程中制度真空导致的社会秩序混乱和整体社会效益的大幅度下降,政府创新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中国各级政府真正体验和认识到现代发达国家政府的运作规范和现代文明社会的真实细节,从而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相信入世后不久,中国政府治理框架的有效构建将全面展开,政府治理框架的实质性变革是纵向拓展国家法律体系的运行。这一方面会增加中央政府在建立法治国家过程中的权威,有利于社会净化措施的实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可以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保证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质量。政府治理框架的重构还可以促进政府理念的转变,使之与WTO所要求的市场精神相一致,从而促进我国市场化进程中思维方式的转变。我国传统的政府理念强调对社会资源(包括政治权力、经济资源和生活要素)分配权的控制,其长期结果是模糊了对社会正义概念的理解,使政策指向偏离了以增加社会财富为目的的生产性努力,过分强调对现有财富的“合理”分配,容易导致投机活动(政治和经济)的泛滥,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有序持续增长。因此,政府观念创新的立足点是重新设定社会游戏规则,改变政府强调分配性努力以保证生产性努力的做法,切实保证生产性努力所带来的成果在执法过程中无论如何都能返还给生产者。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长远来看,将重塑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提升中国企业在知识创新和应用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也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主体。企业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质量和市场的成熟度。在我国传统企业中,创新精神明显不足,其影响表现在产业层次长期偏低,劳动密集型特征明显,劳动知识技能低下,缺乏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微观支柱体系。如何改变这种状况,1978以来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在一个缺乏有效市场规则的社会,企业的内在质量是无法得到根本提升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世贸组织成员将不可避免地要求中国确保其国内法律制度不与世贸组织规则相冲突。在这种外部压力下,中国企业将在更加开放的空间里实现企业精神和理念的大转变。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机制设计将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各类服务型和监督型市场中介机构将进一步规范行为,这些都将促进中国企业的再生,市场体系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将孕育出科学有效的企业家选拔机制,打造出真正的企业家团队,有效肩负起促进知识传播和激励技术创新的职能,从而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迅速改变服务贸易领域的经营面貌,活跃中国的中介服务市场。开放更多的金融、保险、零售商业、航空、电信等领域,可以改变中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的传统非商业经营模式和垄断市场格局,从内部进行制度创新。从65438到0992,上海率先开放寿险市场的积极效应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现了险种的多样化和不断创新,促使国有保险机构转变经营理念,真正学会从客户角度设计寿险产品,满足被保险户的实际需求,从而实现保险的固有功能;第二,理赔及时可信,诚信是保险公司的信条。这一信条专注于及时有效的理赔,保护投保人的利益。三是服务主动周到,结合中国人生活观念中“情-理-法”的思维特点,开展业务活动,拓展了保险服务范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上述转变西方国家用了50年,上海只用了6年,可见对外开放服务市场功不可没。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短期内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1)加入WTO可能会改变中国外贸顺差的格局,减少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短期内,中国首先要降低关税,取消出口退税补贴,开放国内市场,其中降低关税最大的是消费品。中国人口众多,消费品市场需求巨大。由于国外同类消费品在质量、包装、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很容易迅速占领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同时,由于中国企业劳动力素质低、技术装备更新慢、产品质量不理想、经营机制落后,中国企业产品短期内难以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可能导致贸易逆差,减少中国外汇储备。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短期内可能会造成相当一部分企业倒闭,失业问题会更加突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政府必须首先承诺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目前,与中国谈判的国家要求中国对农产品和化工产品的进口实行零关税。在关税总体协调方面,要求将中国平均进口税从1992的44.6%降至8.9%,其中美国要求将中国4073项工业品平均关税降至6.9%,将汽车工业等中国弱势产业的保护性关税控制在40%以下。目前,中国对35种商品实行进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所有谈判国都要求中国取消这些非关税壁垒。与更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工业整体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成本高。一旦取消关税和非关税保护,将在成品市场的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短期内可能会有大量企业破产。贸易壁垒的取消,不同于20多年前改革开放时外资企业的落地。外资企业的落地可以在排挤民族工业企业的同时吸收大量劳动力,而取消贸易壁垒则是直接向外国商品开放国内市场,在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无法吸收劳动力就业。因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

(3)加入WT0后,短期内可能加剧中国股市的低迷和国内证券公司的经营困难。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先天不足,在外力的强烈冲击下,效益会大幅下降。同时也必然会影响股市的走势。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有:①由于政府干预大、政策不连贯,股票市场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运行;②上市公司运作不规范,大部分股份无法流通;③股票市场小;(4)证券公司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⑤市场游戏规则不完善,尤其是股票市场的操作系统不完善,如股票市场没有套期保值功能。这将使中国证券业在与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国外同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总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短期内会遇到强烈的冲击。如果中国的企业和市场能够在冲击中学习到市场运作的经验和规律,通过短期的撤退转而逐步出击,中国企业的质量将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