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工作总结和计划
2013年,我局在市委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以党的xx精神为指引,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扎实推进平安深圳建设,持续狠抓执法队伍和精细管理,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政治稳定,实现了社会治安持续好转。
一是深化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实现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好转。2013年,全市刑事治安总警情同比下降9.3%,其中警情下降12.5%,连续五年实现同比下降。4月1日,启动机关帮扶治安复杂的派出所,特警支队组成应急分队开展武装巡逻,加强了对原特区外治安复杂地区的整治,治安得到改善。
发布《社区警务工作指南》,重新规范社区警务工作,推进职业化轨道;出台《深圳市公安派出所分类管理意见》,从制度层面加强和改进基层基础工作。
在深化“两强”出租屋管理的基础上,推动公安、综治部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行联合监管、双向考核制度,连续三年保持住登记高水平。依托平安深圳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动员社会资源,完善工作机制,推动部门联动、多方参与,提高群防群治工作水平。通过有奖举报机制,侦破案件5315起,处理犯罪嫌疑人10458人。
二是以打开路,以打促防,打击效果和办案质量稳步提升。扎实推进警务职能整合、资源手段集约,打好合成战、科技战、信息战、证据战,提升刑事打击能力。2013年,全市刑事案件结案数同比上升11.4%。大力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打掉“黑窝点”“黑作坊”36个,打击14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8名。
经济犯罪案件破案数、批捕数、移送审查起诉数、人数均居全省第一。与86家高新技术企业签订《打击和预防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协议》,派出“经侦讲师团”到企业讲课180余次,受到各方好评。
开通国内首条“反信息诈骗咨询热线”,建立公安、电信、银行联防联控机制。全年共接听市民电话165151人次,提供预防咨询40960人次,提供报警指导、心理安慰等服务9659人次,劝阻被骗转移资金9899人次1.05人次。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效率。牢固树立维护秩序与激发活力并重的理念,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改进管理方式,推出新的便民措施,优质高效完成市政府实事和重点工作。
引入“绿色出行”停车激励机制,推进“1+6”智能交通建设,提升智能交通管控水平;与卫生部门建立快速救助联动机制,在45家医院开辟“绿色通道”。全市交通事故、死亡、受伤、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连续九年下降。
试行“消防设计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分离”制度,实行消防检查与行政处罚分离,增加消防监管透明度,以警务公开促进执法公正,降低重要敏感岗位廉政风险。提高消防快速反应能力,开展应急救援6462次,参与社会救援2323次,解救被困群众3019人。
实行特殊经营场所分类管理和信息采集制度,落实技防延伸、内保延伸、重点人员严控等管理措施,得到公安部肯定。深入开展查枪控爆专项行动,收缴非法枪支8167支、弹药18326发、管制刀具7544把、剧毒化学品0.25公斤、易制爆化学品96公斤、烟花爆竹近40吨。涉枪涉爆案件41起,同比下降33.8%。
四是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公信力。抓住执法办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管理,强化执法培训,着力提升全警规范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顺利通过公安部、省公安厅组织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三年检查验收。在全省公安法律职业技能竞赛中,我局获得团体总分、个人初赛、决赛、总分“四个第一”。
积极推进公安立法,向市政府提交了《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消防条例(草案)》两个法规草案,组织申报了《深圳市交通治安管理条例》等6个立法计划,提请市政府法制办废止5个规范性文件,完善了执法保障体系。
制定了《深圳市打击组织、操纵残疾人公共执法指引》等89项执法指引,为一线民警执法提供了有理有据、详细可操作的法律指导。
完成各地136派出所办案区标准化建设。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推行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事项网上监管,将市局*大厅、车管业务*大厅纳入市监察局视频监控范围。
五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优秀队伍建设。以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为重点,加强精细化管理,改进工作作风,鼓舞士气,激发活力。全年有130个集体、660名民警获得立功嘉奖。
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局领导带头开展“民生体验日”、“局长下的警察”等活动,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制定了《深圳市公共党委班子加强作风建设十项措施》《2013年班子建设刚性措施》等一系列制度。纪委“违法违纪举报中心”受理群众举报237件,查处民警违法违纪案件37件45人。以案件审查和案件通报制度为抓手,努力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民警,完善一项制度,堵塞一个漏洞,提高队伍管理水平。
总体来看,2013年我市社会治安一直在持续改善,但仍是同类城市中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刑事案件基数大,严重暴力犯罪比重依然高,治安基本要素仍在大规模扩张,动态治安特征十分突出;区域治安发展不平衡,原特区总体有序可控,而原特区外的宝安、龙岗、光明、龙华治安压力仍然较大;汽车数量持续大幅增加,解除交通堵塞的任务将更加艰巨;“12 11”明火的发生,说明我市消防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与上级部门的新要求相比,警队内部管理与执法服务水平仍有差距。
二、2014公安工作计划
重点做好九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治理水平,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继续优化动态巡逻服务,加大重点地区防控密度,构建强大的“人民保障网”和先进的“公安机关专业网”。
二是创新打击方式,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犯罪、毒品犯罪、脱逃犯罪、涉人经济犯罪等刑事犯罪,重点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犯罪和新型犯罪。
三是统筹各类资源,动员各种力量,推进创建安全社区、安全单位、安全校园、安全企业等活动,夯实群防群治基础。
四是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审批,建设区域户政中心,实行出入境和户政审批材料电子化管理,推行网上预约、网上申请和“一站式办理”等措施。
五是建立火灾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改机制和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制度,深入开展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推动企业和社会单位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
六是发挥市、区两级“预联办”作用,推动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评估体系和道路交通安全预警机制。对“酒驾”、非法翻斗车、交通肇事逃逸、走私泥浆等违法行为保持严打态势;尝试“拉链式”交替交通和“潮汐车道”等新措施,以防止事故和缓解拥堵。
七是全面排查危险剧毒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情况,督促相关企业严格管理,坚决杜绝非法经营。
八是按照上级关于加快我市一流法治城市建设和法治公安建设的部署,深入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执法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