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男博士生导师与女博士交往并给她们发五篇论文,你认为怎样做才能防止学术造假的发生?

首先要加强道德宣传。因为我们国家一直是“盗版”大国,虽然这么说不好,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从电脑的操作系统,到手机里听的歌,应用的软件,看的剧,几乎到处都是盗版。盗版的使用确实方便了我们,不用支付版权就可以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正是因为我们从小都有“知识产权”和“版权”的概念,所以对抄袭、剽窃、造假没有很深的罪恶感和责任感。

目前法律没有办法给这些行为定罪,只能从道德层面进一步倡导和宣传,就像倡导不买黄牛票一样。虽然很难一下子制止他们,但是慢慢宣传还是会有一定效果的。

第二,让大家知道“打假”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认为,只要数据是真实的,是自己做的,那么一些观点和文字语言内容就不是很重要。

甚至有人认为一句话是别人抄袭的,但其余文字都是原创,所以不算抄袭,也不算造假。因为国内有个叫原创性测试的东西,只要通过软件测试,就万无一失。

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即使数据是自己的,也不能用语言套用别人的话。

第三,我们应该严惩已经发现的欺诈行为。否则会让人觉得这种造假的成本很低,即使被发现也没有实质性的危害。这样会有更多的人抱着冒险的心态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