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的主要科研成果如下
1,论中国法律改革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学习与探索》,第6期,1996(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新华文摘1997第2期索引)。
2.《国际经济一体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内在关系考察》,科学经济社1997第1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3.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国际化趋势——兼论《中国法制改革中的法律移植》,《学术交流》第3期,1997(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4.国际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影响,法学1997第1期(法学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
5.《法律形式化的意义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转载于《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第1,0997期)。
6.《法律的形式化——中国法律现代化的一个时代课题》,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第1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转载于全国艺术类大学学报第三期1998)。
7.《论世界法制发展国际化趋势下的中国法制现代化》,《江海学报》1999(中文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
8.《论中国法制现代化中的几个重大关系》,载《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法理学与法律史》(编号1,20065438)书报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9.国际法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法学》2000年专刊(法学一级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10,知识经济及其全球化对我国法律发展的影响,第3期,法学,2001(法学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
11,《论三个代表思想理论对确立当代中国法制发展价值取向的意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200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12,《关于民事诉讼实践中若干问题的规定》,发表于《法学杂志》第10期,20065438(CSSCI来源期刊《法学核心期刊》)。
13,《人民调解制度的现代意义分析》,《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14,清理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特征、存在问题与法治研究——兼论WTO透明度原则对我国立法的影响,载《理论与改革》2002年第3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律史》2002年第九期全文转载)。
15,WTO规则与中国法制建设——以WTO透明度原则和司法审查制度为视角,《长白学刊》2002年第5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16,《人民调解制度:法律性质、文化成因及现代意义分析》,《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
17,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经济法精要(2004年卷)全文集锦)。
18,《法治社会中法律的限制与矫正》,《法学》2005年第3期(法学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本,《法理学与法制史》全文,2005年第6期)。
19,《维权与控权:经济法的本质与功能定位——干预需要论的理论分析》,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一级权威法学期刊)。
20.论WTO反补贴诉讼机制——兼论中国应对国际反补贴诉讼的对策,《法律与商业研究》,2006年第2期(二级权威法学期刊,CSSCI来源期刊)。
21,《劳动违约责任:归责原则、要件及立法完善》,《当代法学》2006年第2期(法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22.《中国反垄断法的立法客观性与历史性》,中国法学杂志社2005年版,《中国法学2005》(法学一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
23、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国际经济新秩序,21《世纪法律评论》2005年第4期(法学核心期刊)。
24.WTO反补贴措施:价值理念与制度功能——对SCM协议的法律解读与反思,《法学家》,2006年第4期(法学一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
25.《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制度功能和历史任务》,《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
26.法律公平与劳权保障: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27.《国际经济法的起源与效力》,载《法学》2007年第3期。(法学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国际法》全文(2007年第10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本)。
29.《法律中的劳动概念:法律逻辑与内涵界定》,《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
30.《建国前我党劳动立法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江海学刊》2008年第4期(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
31,《服务协议:概念、本质及其法律效力分析》,《法学》2009年第1期(法学二级权威期刊,CSSCI的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副本,经济法与劳动法,2009年,全文转载)。
3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伦理取向与制度安排,《中国法学》第2期,2010(法学一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
33.《劳动争议解决法律机制研究》,《江海学刊》第3期,2010(二级权威期刊,CSSCI来源期刊)。
34.劳动权的权利属性与内涵,《环球法律评论》,第1期,2010(CSSCI核心期刊,法学专业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信息中心出版的《经济法与劳动法》全文(第5期,2010)。
35.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劳动者权利保护与制度框架,《论政治与法律》,第4期,2010(法学专业核心期刊)。
36.劳资平衡与劳权安全:劳动监察制度的内在功能及其实现,《河南政法管理学院学报》,第6期,2010 (CSSCI来源期刊,法学专业核心期刊)。1,《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在南京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文聪的大力支持下出版。
2.《市民社会与法的内在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术著作资助。1,《涉外经济知识产权法律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2.《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南京出版社,2000年。1,如何解决涉外经济合同纠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2.《如何解决合同纠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部分)
1,现代理论法学原理,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
2.《中国公民的现代法律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3.《现代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框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法制现代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新合同法详解及适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中国经济法新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第六,科研奖励
1,专著《市民社会与法的内在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008年获江苏省高校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2001论文《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获全国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经济法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3.2007年,论文《中国市场竞争法制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历史目标》获得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经济法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