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领导让我写2012会议纪要。

参考:NPC、CPPCC政府工作报告十大亮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撰写~ ~ ~

看点1物价控制CPI目标4%物价温和可控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今年4%的物价控制目标比去年3%的控制目标高出1倍。

中国建设银行4.40+0.030.69%中信证券11.25-0.1-0.97%光大证券12.04-0.26-2.11。专家表示,今年物价水平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全年4%的通胀控制目标难以实现。但在国家高度重视物价调控的一系列措施下,应该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NPC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何铿表示,今年的通胀压力将大于去年。受翘尾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CPI可能会更高,全年平均不到5%。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国际油价上涨是中国物价上涨的不可控因素;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康佳也表示,他担心输入性通胀,但目前来看,控制通胀还是比较顺利的。

看点二货币政策广义货币增长目标16%

政府工作报告: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广义货币(M2)增速目标定为16%,有多方面的考虑。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尤为重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加注重稳定价格总水平,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应对物价压力的必然之举。

至于为何将M2增长目标定为16%,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对本报记者表示,2009年和2010年M2增速比名义GDP增速高出30多个百分点,积累了大量货币存量。16%的广义货币增长目标是货币环境回归正常的表现,16%的增速也是。

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如果今年信贷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实现16%的M2增长目标应该不难,但外汇占款占M2增速,因此实现M2增长目标的主要困难将是控制外汇占款。他建议,应该更多地使用数量工具而不是价格工具来控制外汇占款。

看点三:赤字率财政政策已降至2%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合理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财政赤字计划9000亿元,比上年预算减少6543.8+0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

虽然今年货币政策明显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但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将继续。虽然财政政策依然积极,但投资总规模有所下降。在专家看来,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驱动因素也有所不同。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刚表示,2009年至2010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旨在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今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多的是加大对改善民生等领域的投入。

看点四:扩大内需,助推消费市场进入快车道

政府工作报告: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平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面临着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失衡,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内生增长动力不足。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专家表示,中国消费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未来消费市场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目前,投资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中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从增速来看,中国每年的消费市场增量是美国的两倍,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至于“十二五”期间如何提高消费增长,政协委员李德水表示,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是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主攻方向是农村。

看点五新兴行业中小企业有望出现“黑马”

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紧制定标准,完善政策,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形成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将进一步挑战投资者的想象力。九三学社中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异常活跃,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九三学社中央在提案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否成长起来,不仅取决于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还取决于创新型新兴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政府而言,产业组织的政策目的应侧重于鼓励中小新兴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为其发展壮大创造条件。

为鼓励中小新兴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分管领导已经明确,2011年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在财税、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全面支持。

看点六: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扭转差距扩大趋势。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重点措施包括: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基本收入。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第三,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国民收入分配失衡问题日益突出,政府工作报告以三大举措直面与民生最直接相关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认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解决拖欠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问题。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要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资性收入扣除标准。张平建议,可以分步实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适当提高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完善高收入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陆续出台,将带来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有基金公司认为,收入分配改革做大消费蛋糕,惠及民生和消费板块,成为去年以来配置的重点方向之一。

看点7房地产调控,坚决调控,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

房地产调控高压态势不改,保障房扩容,问责制建立...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三记重拳,再次为房地产市场理性回归打下坚实基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表示,中央政府房地产调控的高压态势不会改变,预计今年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会更加显著。

记者注意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其中前两项工作都是在原有方向上再“进一步”。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二是进一步实施调控,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保障性住房是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记者注意到,去年国务院决定建设保障性住房,改造棚户区580万户,是历史上最大的建设规模。

再者,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今年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这有利于打破目前市场的观望心态。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据悉,目前住建部已对未及时落实“新国八条”限购政策的14个城市进行了通报批评,住建部也要求各地调整房价的年度目标必须在本月公布。

看点8医疗健康保险补贴提升医疗器械迎接“黄金期”

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今年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

“随着医改的深入,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01的40%上升到61.8%,降低药品和治疗费用势必成为趋势。已经成为医药市场魔咒的药品降价,就是政府朝这个方向努力的证据。”中信证券分析师指出,治疗仪器和耗材国产化是降低治疗成本的必然趋势。

据其进一步分析,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的销售持续扩大。2000年销售收入654.38+04.5亿,2009年已经突破800亿。过去654.38+00年复合增长率为2654.38+0%,不排除未来爆发式增长的可能。

看点九:文化产业进入快车道。更多扶持政策有望出台。

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在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首次被提升为支柱产业,这意味着未来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大大增加。对此,专家表示,为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计未来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税收和财政资金方面,使文化产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据资料显示,占5%以上就可以称之为支柱产业。据了解,目前文化产业约占中国GDP的2.5%。因此,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意味着未来五年文化产业的增速将快速提高。光大证券分析师认为,如果2015年GDP增速为5%,预计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7%,比其当前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柱近日表示,未来5年到10年,将全面完成引导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相关配套措施和各项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看点十密切监控跨境资本,防止“热钱”流入

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止“热钱”流入。

汇率和“热钱”的走势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热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也要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防止“热钱”流入。

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表示,虽然部分时期出现了“热钱”净流出的情况,但总体来看,我国面临的是“热钱”净流入的局面,今年“热钱”流入的压力更大。

吸引“热钱”的因素很多,比如中国经济高烧,中国加息周期,导致中美利差逐渐扩大。同时,赵庆明认为,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很可能超过7%,对热钱很有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然而,今年,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表述被简化为一句话“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而没有提及汇率的总体领先变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