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伟的个人故事:

作为90年代末的清华人,创业无疑成了池伟的首选。随着第一代虚拟现实软件——GRE lity虚拟现实城市模拟软件的推出,维景行开始将该技术应用于中关村西、嘉兴、Xi安、成都等城市规划项目中。市场的选择是技术实力最好的证明。2001,为北京CBD搭建了第一个虚拟现实项目审批决策系统,该区域的国贸商厦也成为第一个电子化审批的项目。

2002年,随着立体城市规划的发展,一个全新的维景行诞生了。虚拟可视化软件和三维数据服务集成的商业模式成为市场选择下的主导。当时推出了Tango超级图形计算机系统,支持大数据量的可视化图形计算,使微景行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提供虚拟现实软硬件产品和技术的专业机构。

随着奥运会的召开和神舟七号的升天,迟伟带领的魏景行也登上了国家高速发展的快艇,助推了全民的奥运精神。4月,我们与搜狐合作推出了基于迪契提的3D奥运火炬传递。6月,维景行自主研发的互联网3D运营平台——di Citi 3D数字地球在线平台上线,神州数码3D在线平台启动。7月,我们与新浪合作推出了基于DICITI平台的3D奥运北京频道。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经过citymaker软件的三次产品更新,卫景行在迟伟的带领下,进入了3D-GIS平台的新时代。该平台是城市规划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三维软件平台。在进入更大的地理信息应用领域后,CityMaker是城市地区客户最认可的3D GIS软件平台。CityMaker平台虽然刚刚进入这个大市场,但是已经达到了用户目前最关心的海量数据和真实场景的核心要求,使得产品在GIS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我公司的拳头产品。

随着数字会展行业的兴起,以驰威为核心技术的会展开发团队及时推出了会展用数字沙盘产品,成为销售额过亿的拳头产品。同时,该产品也引起了规划、测绘等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成为规划局的公共展示平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009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持续加深,但在他的带领下,维景行逆势上扬,业绩翻倍,销售额达到3000万。维景行也从最初的百人企业成长为初具规模的集团公司。截至目前,新员工数量也翻了三倍,今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而且2008年、2009年,维景行缴纳了500万元左右的税款,今年也已经缴纳了400万元左右的税款。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作为公司总控,他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引进网络办公系统和管理咨询公司,深化公司的科学管理理念,倡导“技术服务社会,价值回报世界”的企业宗旨和企业愿景,“奉献世界领先的3DGIS平台,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公司独立党支部给予大力支持,并专门拨款用于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使公司团结一心,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微京航技术、管理和业绩能力的另一个有力证明是政府支持的项目。2005年,citymaker3.0系列产品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支持,2008年通过验收。2006年,citymaker4.0产品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子课题。2009年,数字沙盘产品获得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补贴;2009年,“在线虚拟旅游互动展示系统”获得了海淀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资助。2009年,“基于DICITI平台的虚拟现实开发系统”得到海淀区和科技部创新基金的持续支持;2009年,微金星的另一个项目获得了海淀科委的资金支持。2009年无疑是伟晶星证明自己技术实力的一年。

2010对于作为微京航第一股东、公司经理、公司技术总监的池伟来说,是一个丰收年。由于公司自主研发产品的技术实力、领先的行业地位以及公司的高成长潜力,获得了国内著名风险投资团队——陈达创投对公司约6000万的投资。此次陈达创投的高额注资,将使维景行加速发展,充分把握3D GIS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机遇,朝着成为相关领域国际领先企业的目标快速迈进。陈达创投在业内的良好声誉,对IT行业和资本市场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支持创新型企业成长和成功方面的丰富经验,将是微景行未来发展除资金支持之外的宝贵财富。目前,3D技术已经迅速渗透到科教、娱乐、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形成热潮。GIS等三维信息系统也将是大势所趋。根据规划,维景将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的投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团队,为用户提供更先进的产品和完善的解决方案。

2005年,德国斯图加特政府购买了CityMaker 3.0的虚拟可视化软件平台,魏京兴开始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征程。2008年,魏京兴启动数字澳门建设。2009年,魏京兴与英国和台湾省的厂商合作,商谈代理事宜。2010魏京兴在新加坡、澳门、BVI筹划子公司。2010,池伟代表魏景行参加COM国际会议。美国Geo并出版了《3DGIS Navigator》一书,向与会人员介绍了CityMaker6软件产品的特点、功能以及在市政、土地、电力等行业的广泛应用,挖掘了国际客户的潜在商机,树立了微京航在国际地理空间行业的品牌形象和地位。

维景行作为中关村海淀园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轻资产的IT公司,对知识产权格外重视。目前,公司拥有30多项软件著作权、40多项商标权和3项专利权。目前正在规划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路和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