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政治风险
可能给外商投资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事件包括:没收、征用、国有化、政治干预、东道国政权更迭、战争、东道国社会动荡和暴力冲突、东道国与母国或第三国关系恶化等。
政治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受特定国家政治动荡等不利因素影响,无法正常收回其在该国的金融资产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扩展数据:
政治风险的影响: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中国唯一从事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机构,该公司发布了中国首份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对与中国有密切经贸联系的60个国家的国家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级,并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将其分为9类。
分别用数字1 ~ 9表示,风险等级随着数字的增加而增加。报告提醒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随着中国电信设备出口量的增加,中国企业,特别是亚非拉东欧等新兴市场国家企业面临的国家风险也在增加。
对中国企业而言,国家风险水平相对较低(即1 ~ 4)的国家(地区)主要是欧美,约占国家(地区)总数的25%,国家风险水平最高的第九位国家(地区)仅占5%左右,国家风险水平较高或显著的国家(地区)(5 ~ 8位)。
它们主要是位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的新兴市场国家。国家风险是指国际经济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由债务人所在国的某些国家行为引起的重大事件,会使债务人拒绝或不能偿付外国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债务,从而给外国债权人和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国家风险分析报告立足中国视角,以保护中国企业利益为基本出发点,综合考虑中国与目标国的双边经贸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关注地缘政治、历史渊源、外交关系等特殊因素,重点关注信用保险的特点和中国信用保险的政策导向。
中国信保总经理唐若新强调,国别风险分析报告是中国信保对国别风险的客观评估,不代表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外贸政策。其目的不是限制或减少对某个国家(地区)的出口、投资或工程承包业务,而是分析一个国家(地区)的主要风险因素、原因、水平和发展趋势。
从而为企业科学决策和预警提供参考。此外,国别风险分析还可以引导贸易和资本的最优流动,从而实现预期效用的最大化,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外交和外贸工作。
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建表示,虽然中国的外贸大国地位已经确立,但中国还不是贸易大国,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市场开发成本较高,在外经贸合作中经济效益不明显,坏账率高于发达国家。中国必须加强出口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关于中国产品出口面临的国别风险的特点,中国信保专家表示,虽然发达国家的国别风险相对较低,但在中国信保2003年的短期保险理赔中,欧美发达国家发生的理赔比例高达67%。
专家认为,这主要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渠道有关。低端消费品在欧美市场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而高端投资品的出口可能更多受到高国家风险的制约。
中国电信业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在电信成套设备和工程承包方面取得了突破。
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信设备不仅出口到发展中国家,还陆续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非常值得骄傲。然而,随着中国电信设备出口的增加,中国企业,特别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面临的国家风险也在增加。
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机制降低风险是中国电信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实选择。对此,唐若新表示,中国信保将积极支持中国高科技投资产品出口,并在相关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不考虑风险。
唐若新表示,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只是中国信保逐步建立国家风险信息发布机制,形成中国特色国家风险“晴雨表”的第一步。
明年,中国信保将发布全球189个国家(地区)的全部国别风险分析报告,并逐年更新,为中国企业绘制更加详细、细致、准确的“海图”,预报“风暴”,保驾护航。
百度百科-政治风险
百度百科-国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