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劳动合同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求个人提纲
关键词:劳动合同;短期;经济解读;政策思维
当前,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这场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正在逐步加深和蔓延。生产的减少和许多企业的关闭导致了大量失业人口的增加。与此同时,我国正面临新一轮就业高峰,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劳动用工过程中的短期劳动合同现象呈上升趋势。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各级政府部门对就业的重视,短期劳动合同问题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一,短期劳动合同的现状
所谓短期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只与劳动者签订短期劳动合同,以逃避一些法律义务,通常是一年一次,甚至一年以上。关于短期劳动合同的具体表现,一种是长期使用工人,但反复签订短期劳动合同。这种劳动合同一般在三年以内,有的甚至一年签四次;二是对于一些老工人,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然后以劳动合同到期为由,擅自终止与老工人的劳动合同,使得很多中年工人面临失业的风险[1]。
据调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以短期合同为主。其中,三年以下期限的约占60%,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仅占20%,辽宁、山西、山东、江西等省份均低于10.5% [2]。2003年,苏北某县总工会调查了该县各类企业221,51员工的劳动合同期限结构。发现签订一年以内劳动合同的员工占被调查员工总数的38.13%,80%以上分布在私营企业。49.24%期限为1-5年,2.83%期限为5-10年,2.35%期限超过10年,7.45%无固定期限。可以看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大多在五年以内(占87.39%),一年以内的劳动合同占总数的1∕3以上。相反,五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少于所有合同的1∕8,主要分布在电力、金融、烟草等大型国企[3]。
二、短期劳动合同产生的问题
(一)员工缺乏归属感,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下,获得工作稳定感是大多数劳动者的职业心态。而很多企业只是着眼于实际利益,通过短期劳动合同随时辞退不合适的员工,既不违反法律,也不违反合同,减少了经济补偿金的支付,降低了生产成本。劳动合同的这种短期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性和安全感,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缺乏归属感,阻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竞争。由于劳动者工作周期短、工作稳定性差以及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缺乏共同利益,劳动者不会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企业的发展上,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缺乏技术进步、改进产品和服务、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动力。
(二)劳动关系双方利益摩擦加剧,劳动争议案件增多。
著名劳动人事学者常凯指出:“如果未来中国可能出现某种不稳定的局面,导致这种不稳定局面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劳动问题的积累和社会关系矛盾的激化。”[4]市场化劳动关系中“强资弱劳”的客观存在,使得劳资双方的平衡失衡,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在短期劳动合同条件下,劳动者缺乏与用人单位的议价能力,劳动合同只对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而没有规定用人单位的义务,这使得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摩擦日益加剧,从而导致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6》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企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为135206件,2005年增加到313773件。6年间,我国企业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约2.3倍,年均增长38.7%,远超我国经济增长速度。
(三)恶化中国就业环境,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社会创造的就业岗位永远无法与不断增长的劳动力达到平衡。短期劳动合同加强了劳动力的流动性,不稳定的劳动关系使劳动者的就业安全没有保障。此外,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加剧了中国就业环境的恶化。劳动合同期限短不利于劳动者工资、职业培训等权益的维护,增加了社会保障压力。从长远来看,短期劳动合同将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短期劳动合同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一)逆向市场选择的结果
逆向选择的现代经济学分析源于阿克洛夫的柠檬市场模型[1]。1970乔治?阿克洛夫发表了《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一文,成为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经典文献,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研究。柠檬市场是指信息不对称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关于产品质量的信息。极端情况下,市场会停止萎缩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中的逆向选择。从阿克洛夫的柠檬市场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到逆向选择的基本含义:第一,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可能是无效率的,信息的完全性可能失效。第二,这种市场失灵表现为逆向选择,即市场上只剩下残次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一般情况下,市场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但在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优胜劣汰的现象。
具体到短期劳动合同的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体制转轨不充分,一些企业利用“合同工”、“临时工”、“派遣工”等多种用工方式,将劳动者划分为不同的身份,实行不同的待遇,在企业中大量使用非正式员工,从而达到降低用人成本的目的。在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条件下,第一个违规降低人工成本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形成“示范”效应,尊重劳动者权益的企业人工成本增加,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企业人工成本减少。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尊重劳动者权益的企业将无法与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企业竞争。守法企业会被市场淘汰,违法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在这个市场的逆向选择下,短期劳动合同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二)第二人执行合同理论的应用
新制度经济学把契约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我执行的契约,一类是第三方执行的契约。自执行契约是交易成本最低的契约,但契约的自执行必须建立在* * *知识相同、博弈稳定、无限重复的假设条件下。这些假设在现实世界中要求很高,很难观察到,而且随着社会交易的扩大,自我实现的交易成本也越来越高。一旦存在很高的机会主义风险,契约就不可能自我执行。相比较而言,现代社会,交易面积很大,人员流动性强。国家作为“执行契约的第三方”,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一个国家演变成一个有效而公平的契约第三方执行者,意味着这个国家应该强大到足以有效地监督产权和执行契约。但在现阶段,政府在追求租金最大化时,其相对权利受到各种利益关系的制约,使得租金提供者对其相对权利的评价很低,进而导致政府无法执行合同或第三方的裁决。另外,我国的司法独立性不够,当正式的合同执行和裁决涉及政府部门利益时,司法机构往往显得无能为力。政府作为强制性的第三方,无法有效执行正式合同。
在现行的雇佣合同中,引入了除自行实施和第三方实施之外的另一种合同,即第二方实施合同。第二方对合同的执行依赖于企业内部权力较大的一方来执行。在一个供给过剩的非清算劳动力市场中,资本要素所有者的解雇使得劳动者因“懒惰”而损失的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高于眼前收入,所以在企业内部权力分配中,资本享有对劳动力的控制权。[5]由于合同由第二方强制执行,合同的公平性无法得到保证。为了保护资本要素所有者的利益,资本便利会利用短期劳动合同降低劳动成本,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解读
比较优势陷阱理论指出,一国固有的比较优势不一定能使其一劳永逸地拥有竞争优势。[6]发展中国家依靠自身低水平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必然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饱和。如果它们不能爬上全球价值链,它们将面临被锁定在低附加值环节的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静态比较优势战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源于数量上的过剩,而不是质量上的优势。这种策略分割了国内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产生了一批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他们当前的利益,会用各种方法阻碍制度的创新。目前我国缺乏技术工人,大部分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通工人同质化竞争严重。短期劳动合同自然成为与既得利益的普通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较好选择,在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约束下,短期劳动合同成为普遍现象。
第四,解决短期劳动合同问题的政策思路
1.作为一部以保护劳动者权益为重点的法律,《劳动合同法》于去年正式颁布实施。克服劳动合同短期化是它所承载的一个重要功能。对于企业来说,成本收益是从事经济活动时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人工成本作为企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企业考虑的重点。看短期劳动合同问题,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用工成本低,使得企业逃避签订长期劳动合同的责任。针对企业的这种行为,可以考虑增加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来规避责任。比如《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有关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半个月工资和1年1个月工资。与劳动法的规定相比,这将增加用人单位在人工成本方面的压力。笔者认为,有必要运用这种类似经济杠杆来约束短期劳动合同,可以规范和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长期劳动合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最大程度地扭转劳动合同短期化的趋势。
2.强化工会在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作用。在我国当前的企业中,基层工会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太多的依赖关系,使得工会往往成为用人单位中的附属机构,很少参与劳动合同,从而大大削弱了其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工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在工会调整中引入类似于公司的独立董事的理念,增加工会自身的独立性,从而实现法律法规对工会在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作用。帮助指导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监督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使用户与员工形成长期雇佣劳动关系,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
3.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面对短期劳动合同问题,我国立法和行政部门应在实际工作中完善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具体包括:统一规划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完善职业培训和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继续完善就业服务和促进体系,鼓励就业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在必要条件下,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政府购买用工的方式鼓励企业长期雇佣劳动者,避免短期劳动合同问题进一步恶化。
需要明确的是,要真正解决短期劳动合同引发的各种问题,不仅需要国家立法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法律进行规范,还需要行政部门切实履行自身的执行和监督职能。更重要的是,用人单位能够承担社会责任,遵守法律,劳动者能够通过法律途径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