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可以上诉吗?
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不同的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并不完全相同。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对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公诉案件的判决有不同意见的,不能直接上诉。但是,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被害人是未成年人或者未满18周岁的精神病人的,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代为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请求,请求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期限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收到原审人民法院判决书后五日内。人民检察院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认为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如果认为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没有错误,可以不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无论作出什么决定,都应当在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在5日内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答复请求人。
自诉案件中,被害人作为自诉人,有权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根据我国法律,自诉案件有三种。
被告知后才处理的案件;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这种自诉案件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拒绝侦查,即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立案侦查,或者撤销案件。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也自己提起诉讼,这种案件称为刑事自诉案件。因此,受害人有上诉权。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是自诉人,处于原告地位,而在公诉案件中,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处于原告地位,被害人处于证人地位。或者不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了自诉案件的范围:
(一)告知处理情况:
告知后才处理的案件包括:
1,侮辱诽谤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
3.虐待案件;
4.挪用公款案。
(二)被害人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人民检察院未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包括:
1,故意伤害案;
2、非法侵入住宅案件;
3.侵犯通信自由案;
4.重婚案;
5.遗弃案例;
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8.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财产罪第五章规定的可以判处被告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
法院受理上述八起案件后,可以将证据不足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受理,认为可能判处被告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侦查。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追究责任的,起诉时应当向相应机关提供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
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是自诉人,处于原告地位,而在公诉案件中,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处于原告地位,被害人处于证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