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申报条件都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还是不成功吗?

主要原因如下:

实用新型专利的采用周期在一年左右,发明专利的采用周期更长,需要两到三年。大部分知识产权不足,又急于申请高额费用的企业,想要保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快获得加分的方法就是选择软申请。企业纯粹为了高申报而申请软作品,知识产权关联度低,甚至软作品与R&D项目和产品的关键技术完全脱节,导致企业知识产权得分低。

在新的工作指南中,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由技术专家打分,综合评价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情况。没有明确统一的衡量标准。对于企业来说,成果转化越多越好。成果与产品的相关性和有效转化也是高分关注的重点。

技术成果是什么,如何转化,在哪个产品中应用,效果如何,是否产生效益等。这些都是企业需要详细描述的要点。有的企业“强行转型”,知识产权与项目、产品严重不匹配,成果几乎与产品无关,你再怎么巧舌如簧也无济于事。

新的工作准则加强了企业,特别是乡镇技术企业对社保人员的检查。很多新成立的公司为了省钱,往往不给核心创业者甚至初创团队的员工缴纳社保,把钱省下来用于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另外,近两年新成立的企业,主要是技术型人才创办的,技术相对先进,但财务管理相对宽松。由于网上支付的发展,现在很多企业在网上收款直接入账,即使进入公司账户也很少开发票,导致账目混乱。

在后补材料中,往往很容易看到制度中写明有具体的奖励和激励金额,但没有奖金、汇款或现金收据的证据,使得审计专家对其各项管理制度产生怀疑,导致扣分。

对于中小企业和第一次申请的企业来说,对具体政策和申请流程理解不透彻,准备申请材料的经验不足,也是一大难点。团队缺乏实践经验,不清楚如何准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