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创新意识,任何事情都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只有不断突破新的高度,才能挑战自我。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创新都是必须的。首先要有这个意识。再来说说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
一方面,大家要在比赛中加强创作意识,敢于标新立异。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应该对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所以最终的解决方法就是创新。
其次,要善于大胆假设。敢想敢想,就不应该被思维所固定。如果跳出思维的局限,对待事物,创新就会很简单。另一方面,在拥有创造意识的同时,培养科学思维,面对同一个问题,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拓展自己的认知图谱,从而不断创新。
第二,不断问自己问题
如果不问“为什么”,人们会减少很多创新的想法。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总能透过表面现象寻找问题的本质。他们从不把任何事情看成是自然的过程,也不把事情看成是自然的结果。那些看似冲动的问题,往往蕴含着更多创新思维的火花。
第三,表达你的想法
人的一生会有太多的想法,大部分都被自我审查否定了。这种自我审查的机制将所有非常规的想法作为“杂草”根除,留下常规的想法,但这些常规的想法并不具有创造性。
想要创新,就不能放弃每一根“杂草”。当你有奇怪的想法时,你应该表达出来。每一个表达都可以保存一点点创新的火花。只有这样,你才能更仔细地审视、探索、验证和发现它们的真正价值。
第四,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
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想要实现一个小想法,一个小方法,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创新的过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创新的过程中,你要坚定信心,不断进取。当创新活动误入歧途时,要调整方向,强迫自己突然转向或刹车。
创新的意义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不创新的个人会被公司淘汰;公司不创新,就会被行业淘汰;行业不创新就会被社会淘汰,社会不创新就会被历史淘汰。
知识产权和食物一样,都有保质期。不创新,总会被对手超越。未来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如果不想被超越,就需要不断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为创新的火花“加油”。
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性活动源于创新意识。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神创论者王继生认为,创新意识主要由好奇心、求知欲、怀疑、创造需要、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构成。这些因素在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有不同的作用和地位,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作者认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和创造需要是创新意识中的动力系统,它们都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但这个动力系统本身并不能构成创新知识,还具有独立思考、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其中,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意识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创新意识。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抓住创新动机和创新思维这两个关键因素进行激发和训练。
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培养创新意识的重点,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严格遵循现代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规律。
具体来说,创造性教学必须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师生关系民主化原则。课堂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人”系统。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和合作有助于为创造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这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传统教学的弊端是支配与被支配的教学关系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
2.“双基培养”与发展思维相统一的原则。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掌握。可以说,一定的知识学习是创造性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创造性思维又反过来促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两者应该有机统一。一个都不能忽视。当然,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3.探索性原则。课堂教学应该是探索性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有助于解放学生的思想,打开他们的思维,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实践表明,教师说了算、缺乏探索的简单化教学情境,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停滞”和“思维僵化”,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
4.整体优化原则。课堂教学是一个多要素的系统。其中,核心是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创造性教学中,这些要素应该是有机统一、相互协调、面向学习的。这样可以优化整个课堂,最终达到知识学习和思维训练的多重目的。
教师在实施上述四个主要原则时,应体现在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上:
第一,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内外动力。
创造力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现象,而是除了智障和病人以外,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的一种特征。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到处都是创造的时间,每天都是创造的时间,每个人都是创造者。”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潜能,教师要善于激励他们从潜在状态走向活跃状态。创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教师在激发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在师生交流中,教师不仅要明确传达个人的意思,还要善于传达个人的意思,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和学习,喜欢有创造力的人。传统教学往往满足于老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接受,让学生不敢越界,不敢有个人见解,更谈不上创造。我们应该克服这种弊病。
2.及时表扬,让学生直接明白“创新是学习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学习有创造性的成分,就要及时表扬。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及时的肯定或表扬,直接传达了“应该怎么做”的信息。但是,适时表扬并不意味着教师过早总结评价,也不意味着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方法和答案。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爱因斯坦说:“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往往源于好奇心。”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创新者的持久动力。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主要途径是设置问题情境。一个物理老师在教阿基米德原理的时候,做了第一次演示:把一块铁和一块木头扔进一个盆子里,铁会沉,木头会浮。问学生为什么,答案是:铁比木头重。于是老师用天平称了同样重量的铁和木头,然后把它们扔进盆里。学生们看到铁沉了,木头浮了。于是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完全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产生了。为什么设置问题情境会有这么大的效果?皮亚杰的解释是:“当知觉输入与已有的认知结构适度不适应时,人们最感兴趣。”中度不适应,通俗地说就是学生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上面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
4.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鼓励大胆提问。思维的独立性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必要前提,表现为个体善于根据客观实际冷静思考,不受书本或他人观点的影响。根据埃里克森的研究,个人的独立性早在一个人的幼儿时期就出现并表现出来了。不幸的是,由于传统教学倾向于鼓励学生的依赖行为,而不支持他们独立思考和行动,童年时期出现的自我决定和积极思考的心理特征被消极的心理特征所取代,依赖性日益增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思维独立性。
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怀疑的形式上。怀疑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科研或学生的学习需要怀疑或质疑。怀疑可以使人获得新的正确的认识。中国古代学者非常重视对知识的质疑,提出“怀疑者悟,意识之机也;有些开悟,有些进步。”中国杰出的科学家李四光敢于怀疑传统的权威理论——“中国没有石油”,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李四光的“中国有石油”得到了大庆等油田的证实。
5.让学生理解创造的价值,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是促进学生创新的永久动力。阿特金森认为,每个人都有实现的动力。教师要用大量翔实的材料摆事实讲道理,或者通过师生讨论交流,让学生了解创作对自己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可以激励自己,指挥自己,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上面说了五个措施,其中1和2主要是激发创造的外在动力。第三、四、五条主要是激发他们创作的内在动力。笔者认为外部动机是必要的,但内部动机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更重要的动机,几种措施应有机结合。
第二,从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
心理学研究认为,创造性思维包括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集中思维是一种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寻求多重答案的思维。一般可以用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三个指标来衡量。相比较而言,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更为重要。心理学家J·P·吉尔福德也认为,衡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是衡量他的发散性思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教学对学生的集中思维训练得很好,但对发散思维训练得不够,从而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的课堂教学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时,必须抓住影响课堂教学的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影响课堂整体情况的整体性、方向性因素,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第二,作为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重要因素,如习题的布置、理论联系实际等。第三,影响学生学习的教具和思维策略。下面主要从第一和第二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运用教学方法,注重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杜威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是关注需要思考和测试思维的条件。布鲁姆曾经访问过中国,他在课后听了某城市一所小学的评论,值得深思。他说整个班级都被老师摆布,学生就像木偶一样,看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布鲁姆的评论很犀利,但我们很多老师的课堂不也是这样吗?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从自身创造性教学和学生创造性学习两个角度考虑教学方法,必须明确“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和“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
1,教学——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应该促进学生的行为,教师应该是帮助学生的人。传统教学中,老师包办代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其实学生的思维是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只有在思考中,他们才能发展自己的思维。斯潘塞说得好,“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推断,尽量少告诉他们,尽量多引导他们去发现。”一般来说,教师的促进作用体现在:
(1)激发学习兴趣。
(2)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条件。
(3)开导和抽离。
(4)提供必要的材料。
(5)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6)用实践指导理论。
(7)精心设计练习。
(8)及时反馈。
(9)引导思维方法的运用。
(10)教学过程的调控等等。
2、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推动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主要体现在:
(1)批判性学习。
(2)多向思考,大胆设想。
(3)讨论和相互评价。
(4)动手操作。
(5)提问难。
(6)自我指挥、自我调节等。这些学习活动并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 *贯穿于课堂学习的始终。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最好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然后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
1,用问题开路。作者已经谈到了问题情境的好处。所以老师最好将新知识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知识,发展思维,提高兴趣。教师尤其应该在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设置疑点和问题。这样,便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好问题(情境)的标准。我认为一个好的问题应该反映:
(1)方向。问题要指向培养目标,指导课堂教学,使之逐步发展。正如美国著名创造心理学家托兰斯所说,“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只包含解题方向或只是解题线索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究。”
(2)好玩。提问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3)合理性。设计问题应该与新知识相关,并且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
(4)探索性。设计问题允许有最佳答案,但尽量不要有唯一答案。问题应该有不确定的因素,但是随着学生的探索,可以用很多方法解决。在这四种表现形式中,探究性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为重要。
3.有些知识问题要结合变式教学,克服思维定势。在教学中,有些知识问题容易使学生产生固定的思维方式。对于这样的知识,教师应该进行变式教学。教学实践表明,两种变体使用最为广泛。一是语言变体;第二种是图形变体。卢仲衡同志做过这方面的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变体都可以克服刻板印象的影响,但有时可以单独使用,有时组合使用效果更好。这要看具体知识了。
第三,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去驰骋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
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有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上海大同中学有个地理老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在讲授完城市环境问题后,让学生联系本市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让他们自己分析这些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近期和远期的实施建议,包括政府应该做什么,我自己应该做什么等等。结果表明,学生对这一设计特别积极。他们认真而积极地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建议。他们互相评论,有的肯定,有的修改,有的坚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精心选择习题,重点训练一题多解、多变题、一词多义、多用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各科老师都可以设计这种练习。
以上重点介绍了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具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思维策略和方法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训练。此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还应注意防止焦虑、恐惧、苦恼、悲伤等心理状态的出现,培养学生好奇、豁达、乐观、平静的心理状态。因为消极的心理状态往往会阻碍人们进入创作过程,而积极的心理状态则有利于人们进入创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