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行为的类型有哪些
第一类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包括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强制性产品认证等领域的严重失信行为。
第二类是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包括贿赂、逃税骗税、恶意逃废债务、恶意拖欠货款或服务费、恶意欠薪、非法集资、合同欺诈、传销、无证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故意侵犯知识产权、出借和借用资质投标、围标串标、虚假广告、侵害消费者或证券期货投资者合法权益、严重破坏网络空间传播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严重失信行为。
第三类是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严重影响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公信力的行为,包括当事人在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作出判决或决定后,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逃避执行等严重失信行为。
如果是在交通方面,较重失信行为包括12大类,醉驾、飙车、肇事逃逸、伪造号牌等都包括在内。这些都是较强主观恶意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理应提高失信层次以强化惩戒。另外,此前外地曾多次曝出一辆汽车身背上百个违章记录的新闻,本法规对这种行为也不放任。上一级的失信行为累积到一定程度,会纳入下一层次的失信行为中。如开车人一个记分周期内,一般失信行为达到3次,就算入较重失信行为。严重失信行为包括交通肇事被判刑等4大类,机动车驾驶人一个记分周期内发生较重交通失信行为3次以上也被认为是严重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