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汽车的发展有哪些详细参考资料?
发展中国自己的品牌 中国汽车产业界的历史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成绩有目***睹。但是,在汽车产业蓬蓬勃勃发展的背后,相当多的人们,特别是专家、学者和一些长期从事汽车产业的人士,对此却产生了深深的困惑和忧虑。 去年,我国的汽车年产量已达440多万辆。其中,轿车的产量达200万辆。全年销售的近200万辆的轿车中,真正属于中国自主品牌的轿车,只占总量的一成多;其余的九成,是多得使人数不过来的所谓国产的外国品牌的轿车。 这一事实表明,我国汽车工业经过20年的引进和合资后,以市场换技术,继而培育中国自己的自主品牌的战略设计,不仅没有实现,事实上已经失败。 纵观今天中国的车市,几乎是外国品牌的天下。中国自己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真正属于中国自己品牌的红旗、奇瑞、中华、哈飞、吉利和爱迪尔等,不仅被大量的、所谓国产的外国品牌的轿车,压得喘不过气,挤迫在狭小的生存空间里,而且往往还会受到讥讽、攻击和扼杀。 近些年来,中国的汽车业界,有一股“傍洋大款”风。不论大集团、小企业,不论这个省、那个市,在地方和部门利益的驱动下,也不论有条件和没条件,大家都在一个劲地上汽车。而每上一个汽车项目,都与外国的汽车公司合资。只要一合资,不问某车型是否过时,不问某车技术含量是高是低,统统地拿过来,今天从某国引进某一品牌,明天又从某国引进某车型,或者干脆从某国买回零部件,组装成外国品牌的汽车。然后都投放到车市,把消费者搞得眼花缭乱。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一些汽车企业,引了一个,引两个;引了两个,引三个,接连不断,不用精力和心思搞自主研发,而把自己变成了跨国汽车集团的装配厂。在媒体上也不断见到某企业引进的某车是与“全球同步”、“最新车型”、“为中国人量身定制”等字样。正是在这种作用下,我们民族自主汽车品牌,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越来越淡化。 汽车业界出现的这一现象,表明了我们的汽车产业,不仅没有做到和实现“第一个产品引进,第二个产品就应该联合开发”的发展战略,而是正在按照外国跨国公司的脚步起舞。 对于这种事实和忧虑,有人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现在经济已全球化,我们自己没有能力生产汽车,把人家成熟的技术拿过来,有什么不好?他们批评说,过分强调自主汽车品牌,是“鸵鸟”政策,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他们主张,中国不仅不应搞什么自主汽车品牌,而应该把中国建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汽车生产基地。 这是一种“拿来主义”。把人家现成的东西拿过来,当然既省心,又省力,赚钱又快。但是,没有产品开发,只生产别人的品牌,不能说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汽车产业,充其量,只是一间间汽车装配车间。如果我们的汽车产业,失去了技术上的独立自主,没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中国的汽车工业,只能永远是外国跨国公司设在中国的加工厂。长此以往,中国将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产业。 我们搞改革开放,当然要吸引外资,当然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当然要跟国外厂家合作办企业。中国的经济发展,正是得益于这种改革和开放。今天如此,明天如此,今后还会如此。因为这是我们发展经济的一条基本思路。到任何时候,也是不会改变的。 问题不在于“引资”、“引进”和“合资办企业”,而在于“合资”、“引进”和“合资办企业”的目的。我们搞“合资”、搞“引进”,是为了消化,为了吸收,然后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不论经济如何全球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经济中,总不能把自己的一切寄托在别人身上,总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发展自己的经济。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没有自己的民族经济。如果我们没有以自己为主导的经济体系,那我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将会永远受制于人。如此,哪还谈得上有自己国家的经济? 比如汽车,现在完全依赖外国的跨国公司,倘若有变,或是发生了一些不可预测的事情,我们手中又没有自己的品牌和车型接替,那将是一种什么局面?特别是大型汽车集团,又将如何生计? 因此,我们发展经济,不能只满足于“中国制造”,而应该从“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设计”和“中国品牌”过渡。这样,才能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之需要,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国家和民族利益之所在,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安全之保证。 对于中国的汽车产业来说,下大力气研发中国品牌的汽车,是民族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无旁贷的责任。特别是最具技术、人才、资金优势和最具研发能力的三大汽车集团,更是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他们应该自觉地担当这一大任,尽快地把自己的着眼点,转到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上,为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什么是汽车产业的国家利益?汽车产业的国家利益,主要体现在我们在合资企业中的中资的地位,体现在汽车的自主品牌,体现在汽车自主知识产权。在汽车产业的合资中,保住并发展了中资的地位,研发出了自主汽车品牌,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就是保住了国家利益,就是保证了国家的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