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用什么洗发水好?大家帮帮忙。
您好,考虑到皮炎,可以外用美利康。你康复后,可以用一段时间的药来巩固治疗。不需要太烫的水和刺激性的洗面奶。
指导意见:
定期按摩局部皮肤,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涂抹油脂和护肤化妆品,无论选择什么护肤品,都要做好补水工作。
|
|
|
前两天有几个广州的朋友来北京,下了高铁,脸色铁青,哭了起来:
北方高铁恶心死了!10分钟后会有一个很强的女中音声嘶力竭的叫卖。是不可能睡觉的!还有各种泡面,鸭货,爆米花的神奇味道,绝对!在广东高铁,我们都是去餐车买菜!
高铁是个有趣的话题。不仅南北方的人坐高铁感觉不一样,我们也总能看到高铁的八卦新闻:大家想在高铁上装wifi的愿望刚刚被工程院士否决,人们已经开始反感高铁盒饭,甚至发明了给高铁送外卖的游戏。
自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正式开通以来,短短9年时间,高铁就像过去的绿皮火车一样,成为了一种极其普遍的存在。
太普遍了,我们从来没想过中国高铁到底有多强。
到2016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已占全球的65%。世界上拥有高铁的国家有16个,中国高铁里程排名第一。
被中国高铁挤到第二位的是新干线。
要知道,日本50多年来一直将新干线视为国家形象象征。一夜之间被中国,难免有些怨气。
京津城际高铁
关于中日高铁对比,2015年夏天有一件事很火:
一名在中国旅行的瑞典男子在乘坐京沪高铁时录制了一段9分钟的视频。
视频中,他将硬币站在时速310公里的高铁车窗边上。硬币稳稳地站了9分钟,即使在车站快要减速的时候。直到火车即将进站需要变轨,硬币才落下;
日本网民没有被说服。他们试了10分钟引以为豪的新干线也没让硬币立起来,只好作罢:
一时间,中国高铁的平稳运行震惊了海内外网友,膝盖都快断了。
很快,知乎Quora美版上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是吗?它?感觉?去哪?拿?那个?高速?火车?在?中国?-?在中国坐高铁是怎样的体验?」
好评最高的回答是这样的:“中文?高速?铁路?是吗?安?非常?舒服吗?方式?去哪?旅行”的意思是“我这辈子从没坐过比中国高铁更舒适的交通工具。」
给他们印象最深的是中国高铁票很便宜。
日本新干线平均每公里票价需要2元,而中国只需要不到50美分。因为中国高铁是所有国家中性价比最高的。
前阵子英国曝出今年年初刚开工的英国高铁二号线严重超支。348公里工程耗资9230亿,每修1公里就要烧26亿。在比英国高铁更安全舒适的情况下,中国高铁每公里造价为1.3亿,是英国高铁的1/20。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向中国下订单,希望中国为他们建造高速列车。这一次,日本人被抢了饭碗。
2013中国第一招。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家高铁团队已经进入全球市场,在许多国家投资和建设了高铁项目,如土耳其和俄罗斯。日本人在这场战斗中措手不及,新干线来不及反应。
2014年,印尼提供了一个价值约55亿美元的高铁项目,是中国从日本人手里抢过来的。中国在提供同样技术的同时,还为印尼提供了配套的金融服务,这让日本队猝不及防。
接下来,中国高铁和日本新干线在东南亚屡屡交锋:
第一,日本打败中国,拿下印度第一个高铁建设协议,总里程500公里,价值6543.8+02亿美元,拯救了印度的小火车:
2016年,日本签下泰国曼谷至清迈700公里高铁项目,总价12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赢得了250公里长的中泰高速铁路。
短短几年,中国高铁就能和发展了53年的新干线一较高下,付出的成本和努力是不可想象的。这个成长过程也和新干线有很大关系。
新干线作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一直被日本人视为他们最重要的发明,是国家科技文明的代表。日本每次申奥都把新干线作为重要标签。就连我们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铁胆火车人》也是为了宣传新干线而创作的。
还记得《火车人》每一集里的画面:一辆新干线开着,突然车头飞走了,打完架回来车体很爽。
对于中国高铁来说,都是从1978开始的。
10年10月22日,邓小平第一次访问日本。在从东京到京都的370公里行程中,小平同志第一次乘坐了日本的新干线新干线。
日本的新干线
这一年,世界上只有两条高速铁路,一条是新干线广铁,另一条是新干线杨珊。
坐在世界上第一辆高铁上,有人问小平同志有什么感受。他说,“我只是觉得这意味着敦促人们去跑步,所以我们现在适合这样的车。」
随着国内新闻联播,这句话首次出现在国人视野。
这个时候中国还在用蒸汽线。在不到9000辆的列车中,有8000辆是蒸汽机车,是冒烟的古董列车,先进的电力机车不到200辆。
最可怕的是时速只有40公里,还不如现在的电动摩托车快。
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时速210公里,银弹头的日本新干线简直就是科幻片,闻所未闻。
然而中铁的科研人员从来不承认懦弱。他们偷偷以新干线为目标,开始了自己的高速实验。
1978 65438+2月,科研人员选择京广铁路石家庄至保定段131 km,拿出当时联邦德国进口的最好的NY型内燃机车,开始了第一次高速试验。
这项实验的成果震惊了所有中国人,他们从来不知道中国的火车可以以165公里的惊人速度运行。
但遗憾的是,高铁时代并没有随之而来。
上世纪80年代,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大动脉的铁路只有5万公里,却只有现在铁路里程的1/3。
普通人想坐火车,不仅一票难求,连上车都是问题。一般要先把老婆孩子从窗户放进去,然后自己爬进去。然后站在龟速列车上至少10小时,完成一次普通的省内旅行。
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每天都是春运高峰。
此时,日本建造了另一条新干线:200系新干线,并跑出了276.2 km/h的速度纪录。
相比之下,当时的中国不仅没有高铁,就连普通铁路加起来也不到5万公里。
没有钱和钢铁,中国贯穿南北最重要的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直到1993才正式开工建设。
连修一条普通铁路都这么难,修一条对技术和物质要求更高的高铁简直是做梦。中国高铁和日本新干线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但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中国的铁路科研人员从未放弃对高铁的追求。
从1980到1990,中国的研究人员发表了近3万篇学术论文。大家从零开始努力学习国外的高铁、历史、原材料、技术。
还有一大批科技人员出国留学,说要学高铁技术。
20世纪末,中国开始逐步探索建设高铁的可能性;
第一步是改造广深铁路。1998,全线首次电气化,告别内燃机,提速成为“准高铁”。
接下来对高铁建设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设计了1.2万公里以上的“四纵四横”铁路网。
当大规模建设常规高铁的计划最终落地时,将面临最大的问题:技术问题。
起初,中国想一步到位购买技术相对成熟的日本新干线700系,时速285公里。日本人琢磨了一下,说要技术保护,反正不会卖。
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买了日本的老车型:E2-1000,时速250km/h,和700系比差距很大。然而,中国的科研人员花了四年时间研究开发,终于研制出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
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高铁的存在,到现在已经30年了。中国高铁仰望新干线的日子终于到头了。
未来八年,将是神一样的中国速度:中国拥有世界上第一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京沪高速铁路、世界上最长的京广单线高速铁路,还创造了486.1 km/h的世界最快运营速度。
记录CRH380AL动车组
毫无疑问,中国高铁已经一步步走到了世界之巅,不输于日本引以为傲的新干线。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干线赢在一点上:习惯高铁的心态。
当外国网友还在羡慕中国高铁的时候,我们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否幸运”—
“难道不是高铁吗?我每周都坐。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觉得中国高铁可以更快一些,从300km/h提到350km应该没问题吧。”
你看,中国人认真起来,唯一的任务就是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