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产业
国内光电产业基地在光电器件、组件和子系统(如激光器、探测器、光收发模块、EDFA、无源光器件)方面已经占据了国内较大的市场份额,初步具备了与国外大公司竞争的能力。在没有市场保护的情况下,他们靠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营销逐年大增。个别产品也取得了国际市场相关产品中销量最大的成绩。中国相应的研发基地和该领域高科技公司的许多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产品的空白,打破了国外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并努力进入国际市场。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是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国内企业的产品占国内市场的40%。中国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研制出PIC和OEIC 808nm高功率激光器及其泵浦固体绿光激光器的国家之一。670nm红色激光已经商品化,并批量占领国际市场。移动通信用国产光纤直放站使用的光电器件90%使用国产器件,国产1.55μmDFB激光器击败国外器件,占据国内100%的市场。
但我们要认识到,在我国光电子技术的发展中,光电子器件和组件虽然是光通信、光显示、光存储等高技术产业的关键部分,但在整个系统和设备的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小,产值较低。科研开发主要处于跟踪和小批量生产阶段,光电产业所需的规模化和工业化生产技术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我国研发生产的相当一部分光电器件和元器件没有达到整机和系统的要求,导致国外器件占据了国内市场相当大的份额;在机制上,我们还没有摆脱科研、生产、市场相互割裂的局面。
中国的光电技术是与国际水平差距比较小的领域,与世界发达国家几乎同时起步。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制造技术落后,材料水平有限,而国际光电子产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三到五年。如果我们不进入工业化的技术发展阶段,我们将失去一个好机会。机不可失,工业化后期需要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有可能彻底丧失。
如果一个国家在第一代组件上没有足够的投资来发展其独立能力,这将为外国竞争对手提供进入和占领下一代技术市场的机会。因此,在关键器件和元器件方面,需要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和风险投资、知识产权入股、开发者持股等方式,加快我国光电成果的产业化,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只要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狠抓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打破行业界限,按照市场机制与联合国内相关研发单位合作,搞好光电子产业化,就一定能发展我国的光电子产业,并有望在研究上取得突破,在产业上形成规模效益,在该领域获得我国应有的市场份额。(记者杨铭威)郑德娟(台湾省光电科技产业协会)
光电技术是集光学、电子学和电机于一体的尖端技术。早期由于技术门槛高,侧重于国防和航空航天的发展,主要以激光相关应用为主。近十年来,光电子技术进步很快,产品类型不断推出。其应用更是深远,延伸到通信、信息、生化、医疗、工业、能源、民生等领域。展望光电子产业的未来,它正在变得更轻。
光电产品因其广泛的应用而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光电产品在通信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社会等热门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许多专业人士预见21世纪将是“光”的世纪。因此,无论是日美欧等先进国家,还是亚太新兴国家,都看好光电产业的潜力,对光电市场未来的增长潜力寄予厚望,积极投资光电产业。
台湾省光电产业的发展一直与国际市场的脉搏紧密相连。虽然2001年全球经济不太理想,但光电行业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本文将讨论世界光电市场规模的消长和台湾省光电产业的发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