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内容有哪些?

大学心理学专业的课程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

其研究范围包括心理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体心理特征的基本原理。它不仅总结了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成果,而且是心理学各分支的一般知识和理论基础。它是心理学的基础和入门,是心理学的主干。

2.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思路的形成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的教与学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一般每周两节课。理论和实验相辅相成,同步教授。实验心理学是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学科。

3.心理统计学

精神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数理统计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本文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心理学实验或调查中的数字数据,以及如何根据这些数据所传达的信息做出科学的推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有效工具,其内容根据其目的和功能可分为三部分: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实验设计。

4.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方法,对人的特定品质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价。这里所谓的素质,是指那些个人的特质,如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是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的或与之相关的。它们是以一定的质量和速度完成一项工作或活动的必要基础。

5.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大脑的机制。它的研究包括大脑和行为的进化;脑的解剖和发育及其与行为的关系;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机制。

6.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以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独特行为模式的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家会研究人格的特征及其形成,从而预测其对塑造人的行为和生活事件的影响。

7.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交往中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和变化。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和社会群体层面讨论人际关系。在个体层面,研究内容包括:个体社会化过程、交往、语言发展、伙伴、家庭和生活环境、学校对个体的影响。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心理学双学位教学计划

百度百科-心理学专业

百度百科-普通心理学

百度百科-实验心理学

百度百科-心理统计学

百度百科-心理测量

百度百科-生理心理学

百度百科-人格心理学

百度百科-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