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妈妈如何突破版权雷区

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民间工艺苏绣,正在遭遇一场现代困境:苏绣妈妈在输出精美作品的同时,可能无意中触碰并侵犯了版权,可能导致数额惊人的索赔。

苏绣娘遭遇的版权困境引起了苏州当地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的高度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两年,苏州知名绣娘被诉侵犯他人作品著作权的案件已有数十起,成为整个苏绣行业、数万名苏绣母亲和刺绣企业面临的最大痛苦——传承千年的苏绣正遭遇版权危机。

图案设计的软肋

苏绣是从明末的上海顾绣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绣线精细,刺绣精美,色彩细腻典雅,具有图案精美,刺绣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淡雅的独特风格。无论绣的是什么人物还是山水,都体现了江南水乡优雅精致的文化内涵。早在2006年5月20日,苏绣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按照刺绣的传统,大多数绣娘都是以别人的绘画、书法或摄影作品为底稿,来临摹对方的作品。以前只是对他人作品的一种赞赏或肯定,但在现代社会,可能构成侵权。

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国际公约规定,任何人以他人的绘画、书法或者摄影作品为复制对象,然后进行艺术创作和商业活动,必须征得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并向其支付一定的报酬,否则就侵犯了对方的著作权。绘画或摄影作品的作者一旦发现自己的作品被苏绣使用,很可能会先将绣娘告上法庭。

但不能忽视的是,苏绣主要依靠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一直以来重技艺轻设计,图案设计成为整个行业的软肋。一方面,同行业竞争对手间模仿侵权严重;另一方面,刺绣过程本身需要以字画为临摹对象,还涉及到是否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刺绣行业的整体发展。

危机中的变化

绣娘们不仅在无意中侵犯了他人的版权,还发现自己的版权很容易被同行侵犯:一旦自己辛辛苦苦创作的一件刺绣作品问世并受到好评,自己的刺绣作品就会在短时间内被更多的同行模仿。但由于时间成本、诉讼能力等诸多因素,一些创作意识极强的年轻绣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刺绣作品被抄袭。

随着传统文化品牌在市场上的普及,苏绣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苏绣产品,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原创的。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进一步加强,这些习惯的生产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相关法律专家建议,为了避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苏绣公司和绣娘可以建立自己的艺术团队,培养人才,在自己的作品上创作刺绣,或者与其他艺术家(如画家)建立合作和利益共享关系。

其实在过去,有经验的绣娘已经开始尝试通过画家授权或者与画家建立合作关系来解决苏绣作品的版权问题。新生代绣娘以原创为追求。

层出不穷的绣娘“侵犯版权”事件,让她们学会了用新的理念看待传统刺绣技艺。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绣娘开始“走进课堂”——学习摄影和创作,根据自己的艺术作品创作刺绣。

但对于那些经验丰富、上了年纪的绣娘来说,这个变化还是有点太突然了。

搭建版权交易平台

苏州当地政府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一方面狠抓基础人才培养,与苏州美院联合开设刺绣专科班,培养创意绣娘。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一线绣娘对知识产权内容的了解和认识,让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落实到她们的生产和创作中。

此前,苏州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也与苏绣之乡镇湖结成战略联盟。一批著名的书画家免费或低价提供作品,让绣娘们选择。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为拔尖绣娘提供“进课堂”的机会。清华美院、三江学院、苏州美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学院也活跃着绣娘。短短两三年,已经有上百名土生土长的绣娘跨进了高校的大门。

此外,为规范和引导苏绣行业版权秩序,帮助绣娘解决作品来源问题,苏州版权局专门搭建了刺绣版权许可交易平台,为刺绣提供作品。

早在2010年9月,投资50万元的镇湖刺绣版权交易平台正式开通。这个平台,一方面为作品的著作权人提供版权登记和展示,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帮助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完成版权交易。要完成交易,交易双方必须先在平台网站注册自己的真实信息,才能进行交易。

目前已有150名中级职称的绣娘学会使用这个平台。一些知名的绣娘已经注册成为正式会员。为了方便秀娘合法使用原创作品,平台目前建立了三个数据库:一是已过保护期的美术作品库,该库中的作品可供秀娘免费下载使用;二是集体购买获得的美术、摄影作品库,只需与镇湖街道知识产权管理中心签订协议,缴纳少量费用即可获得刺绣品使用权;三是未经授权的优秀作品库。本馆作品可委托镇湖街道知识产权管理中心联系作品著作权人,协商具体协议后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