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商战是什么意思?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和美国不止一次在商业问题上发生正面冲突。背后有政治玄机,愿景是相互竞争,互利共赢。

在人民币汇率争端停止前,美国开始从中国向美国出口纺织品、彩电、钢管、家具等产品,商业摩擦升级。布什可能会为明年的总统选举对中国发动“商战”,而中国可能会因为过于依赖与美国的商业而受伤,从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去20年,中美双边商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从建交时的23亿美元增长到克罗地亚和日本的6543.8+047亿美元(根据美国的统计)。但在此期间,两国多次处于“商战”的边缘。

1983 65438+10月,中美讨论未能就中国输美纺织品配额问题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对中国采取限制性措施。中国政府顽固地回应,包括停止从美国进口棉花、大豆和化学纤维的新协议,取消从美国进口小麦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这种争论的背后,其实是关于美国纺织业和农业优势的争论。美国纺织业坚持限制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数量。最后,在农业优势团体越来越大的压力下,美国政府软化了态度,最终解决了争端。然而,中国仍然取消了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数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放松了对华出口管制的限制,以补充农产品商业淘汰的损失。

进入90年代后,围绕最惠国待遇话题,中美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激烈的经贸争论。为了“保住”作为两国关系基础的对华最惠国待遇,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不惜在其他经济问题上对中国采取顽固态度,以满足国内不同优势集团的需要。这些议题包括中国劳改产品的出口、市场准入、纺织品转运业务、知识产权保护和许多其他议题。中国给予美国积极的“澄清”或“合作”。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就劳改产品出口、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达成了双边谅解备忘录。在讨论过程中,尤其是关于知识产权的话题,美国两次实施威克制裁,并公布了高达1亿美元的制裁清单。中国也不示弱,也公布了对等的反制裁名单。中国的反制裁措施起到了很好的反制作用,美国阻止了两国“商战”的优势集团“发声”和“灭火”。白热化的“商战”最终因为两国实时缔结协议而“熄火”。

2002年,刚刚加入世界商业格局的中国,战略性地抵制了美国对钢铁行业的掩护措施,使美国政府对中国刮目相看。当年4月,布什政府启动“201”条款的临时“保障”措施,对来自欧盟、日本和中国的钢铁加征临时关税。中国对同为“受害者”的欧盟等各方持积极和谐的态度。一纸诉状将美国告上世贸组织商业争端解决机制,世贸组织最终裁定美国的做法违反了自由贸易的相关定义,责令其限期撤销决定。当时中国的坚决做法让美国商务代表办公室的官员相当“惊恐”,认为中国的行为“过分”,没有给美国“尊严”。

美国为什么频繁发动商业摩擦?

美国之所以不断挑起商业摩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超级强大,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有实力接受“单边主义”,制造商业摩擦,为自己的政治经济优势服务。第二,美国国内法鼓励优势集团加入对外商业决策过程,差异优势集团有权要求政府接受各种掩护措施,包括在外国检查所谓“不公平”的商业行为,直至启动制裁步伐。美国每四年一次的大选为优势集团骚扰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提供了一个可悲的机会。美国大选年前后,中美商业摩擦易发高发。

美国经济状况影响商业摩擦的偏向。当美国经济繁荣时,相对较少的商业制裁或唤醒制裁被接受。例如,在克林顿执政的八年中,美国经济连续增长超过65,438+000个月,美国接受了一系列商业自由化政策。克林顿取消了封锁权,完成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谈判,并给予中国“正常贸易关系”永久地位。然而,自2001以来,美国经济始终处于“衰退”期,政府遭遇保护主义明显增加,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求得到保护,这显然为布什的对华经贸政策注入了摩擦和争论。

中美之间的政治与和平关系对美国对华商业政策有着直接的影响。规律是中美战略关系影响政治关系,政治关系影响经贸关系。1980年8月,中美处于抗苏“准盟友”之间的所谓“蜜月期”,经贸问题即使争论也很容易调解。比如1983催生了激烈的商业争论,却迎来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大增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摩擦突然增加。主要原因是美国认为冷战的结束让中国失去了“战略代价”。

中美之间的商业状况也有直接影响。1980年8月,中美双边商业还很小,中国的进入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威胁不大;但随着1990年9月双边商业的快速增长,美国一些行业认为打击力度大大增强。特别是美国外资和产业转移的加速,引起了劳动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恐慌。虽然很多行业并不直接与中国的进口产品竞争,但仍然对中国的产品抱有高度的困惑和敌意。美国对中国不断扩大的商业逆差只是他们打击美国对外投资的最好借口。

复制文件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