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高仿奢侈品,向顾客说明是假货,违法吗?处罚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2065 438+00年5月7日)
第七十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
(二)尚未售出,货值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三)销售金额不足五万元,但已售出金额与未售出金额之和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第八十九条对于预备犯、犯罪未遂或者中止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追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四条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违法所得、非法经营数额、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社会危害性等情节,依法判处罚金。罚款数额一般为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或者违法经营额50%以上一倍以下。
扩展数据: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有三个区别:
1.从客体上看,侵犯商标权人专用权罪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罪的客体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的客体。其中,侵犯商标专用权是主要方面。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客体是国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是主要方面。
2.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从客观要求上看,客观上表现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其销售额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较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客观行为是行为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乱真,将次品变为合格品或者将不合格品变为合格品,销售数额在五万元以上。
3.从产品和商品的性质看,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客体是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的客体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可以是假冒伪劣产品,也可以是合格产品。
百度百科-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