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在2025年前建设约70座加氢站,扩大大型乘用车市场空间。
6月20日,上海发布《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其中提到,到2025年,产业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生产储运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工艺水平大幅提升,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建设70座左右加氢站,培育50-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设3-5个世界级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00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将超过100亿元,带动交通领域二氧化碳减排5000-100万吨/年。
此外,规划还明确提出拓展氢燃料电池大型客车市场空间,建立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互补发展模式。
氢能制造方面,规划提出金山和宝山两个氢气制备和供应保障基地:
建设金山氢源供应、新材料产业和示范运营基地,鼓励上海化学工业区工业副产氢气综合利用,基于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优化氢气提纯技术,提高副产氢气的利用效率。重点研究碳纤维、催化剂、全氟磺酸聚合物树脂等涉及储氢和运输以及燃料电池应用的关键材料,加快相关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引导化工企业改变能源使用方式,扩大富氢原料来源,推进石化原料轻量化。发挥上海化学工业区管道氢气运输的成本优势,拓展氢燃料电池客车、卡车、叉车等运营场景。
建设宝山氢源供应及综合应用基地,充分发挥宝武集团大型钢铁冶金制氢能力,为宝山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氢源支撑,不断吸引氢能优势企业,形成氢能产业发展新动能。鼓励宝武集团与高校共同打造氢能研发创新生态,延伸保山地区氢能产业链,促进资源整合和产业链良性互动,打造氢能关键核心零部件制造基地,打造保山地区氢能重卡和氢能科技产业园综合应用示范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