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末端的智慧会向前推进两条线。
智行董事长?张凯
随着新车和新基础设施领域的日益火热,自动驾驶再次成为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分享中,张凯介绍了未来自动驾驶的落地场景,以及在实现自动驾驶的路径中如何选择“循序渐进”的策略。诞生不到一年,公司就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张凯还介绍了长城汽车孵化的这家自动驾驶公司。?
通常消费者理解的自动驾驶就是在自己的私家车上安装自动驾驶系统,这样以后就可以在没有司机的情况下,安全方便地把你送到目的地。在业内人士张凯看来,自动驾驶的落地其实涉及很多应用场景。除了私家车,还有出租车和无人驾驶公交车、物流配送、矿山运输车或扫街车等特种车辆。自动驾驶公司开发和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相应地应用于上述领域。
自动驾驶的每个场景和领域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其中,预计到2025年,L2+L3级别(部分和有条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30%,该场景的累计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在消费者普遍关注的乘用车领域,张凯介绍,自动驾驶的规模存在“两条路线之争”:一条主要是互联网公司进入自动驾驶领域,大多是在已知的应用场景下从人工驾驶转向自动驾驶,实现了一步到位的战略;另一种方式是以汽车厂商为主,如长城汽车及其孵化终端智行,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从辅助驾驶到应用场景已知的自动驾驶,直至最终实现全自动驾驶。
后者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结合车厂主机生产、自动驾驶中各等级的实现、各阶段的改进等优势,其研发成果可以快速部署到商用量产车上。这种软硬件一体化的研发,有助于提高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和销量。逐渐让汽车产品“更智能”,也能让用户更放心,逐渐接受自动驾驶这个全新的事物,也有助于品牌迅速扩大市场规模。
对于自动驾驶的分级提升,张凯也给出了他对全行业落地时间表的预测:到2020年,自动驾驶将实现简单全覆盖,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大场景先快速覆盖;到2021,深化产品覆盖场景,丰富其他场景,深化停车场景;到2022年,通过场景连接,实现自动过路口和自动过收费站,等等。在张凯看来,这种所谓“大规模”落地的衡量标准就是市场份额要超过百万。
Mimo智行业务涵盖私家车自动驾驶系统和企业采购物流车辆自动驾驶方案,形成乘用车和低速终端物流市场双产品线战略。
在这两条产品线中,关于乘用车自动驾驶,Mimo智行的商业模式是打造高安全性、多元化的产品,加速中高级自动驾驶的普及。利用长城汽车优势资源,打造产业协同,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组装率。
在物流车平台方面,Mimo智行的商业模式是提供高安全性、高智能的产品,降低高水平自动驾驶行业的准入门槛,加速高水平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进程。在这一领域,墨豪之星与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快递公司巨头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
墨豪之星成立于2019 11。是一家成立不到一年的创业公司,但也有很深的积淀。其前身是长城汽车技术中心智能驾驶前瞻分会,墨豪之星董事长张凯此前担任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兼智能驾驶系统开发部负责人。
Mimo智行的核心团队一部分来自长城汽车,一部分来自互联网领域的专业自动驾驶团队。聚集了两大阵营的优秀基因。它的优势是依托长城主机车厂的资源,同时积累了大量自动驾驶的真实数据。
长城汽车孵化了专门的自动驾驶子公司,将自动驾驶从车身中分离出来进行专门开发,这也是业内领先的组织思维。自动驾驶是汽车与互联网、5G通信、软件等领域交叉产生的新物种。技术研发门槛极高,而孵化子公司可以保证车厂自主研发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灵活高效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方式便于吸引和激励人才,也为融资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的汇集提供了可能。未来,这种方式还可以高效便捷地与各种场景下的自动驾驶伙伴合作。
在自动驾驶这种门槛高、竞争激烈的行业,没有关键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创业公司很难生存。这个蓬勃发展的新行业也需要大量的外部资金投入,需要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需要市场和消费者意识的改变。
但在整个行业规划中,自动驾驶正在一步步实现。让城市不那么拥堵,让出行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更环保。消费者完全可以想象,五年后,你的私家车在自动驾驶方面也会突飞猛进,甚至实现L5级别的全自动驾驶。
这个巨大的变化会很快发生,整个行业和像Mimo智行这样的创业公司也会快速发展。接下来,我们将见证一个出行和物流运输大变革的时代。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