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时学的是国际贸易。你现在的发展怎么样?是不是用了很多专业知识?有多少事情你在大学做了之后会轻松很多?
国际贸易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企业国际化经营、国际商务与全球营销、国际贸易风险分析与规避,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国际化战略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主要依托经济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导论、政治经济学等等。但在学习这些经济学之前,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如会计原理、统计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国际商法、证券投资、财务管理、管理原理等课程。学习以上课程后,您将接触到国际贸易的核心知识,即国际贸易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即: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结算、国际贸易英语函电、外贸口语、外贸写作、外贸谈判技巧、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等。当然最重要的课程还是国际贸易实务,也叫进出口贸易实务,或者外贸实务。
既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经济学,自然要学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必不可少。学习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一定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在国际贸易中,英语要相当好,不仅是书面英语,如外贸英语函电,而且口语也很重要。
学习完以上所有内容后,还要学习工科等知识,也就是行业知识,作为专业知识的补充,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提供便利。虽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掌握了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之后,学习行业知识和从事全职工作都很方便。
综上所述,想要在国际贸易领域取得好的成绩和长远的发展,必须学好英语和经济学,了解国内外相应的法律法规。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西方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能够运用计量、统计和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国际贸易专业书籍
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
5.了解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趋势;
6.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1]
主要学科:经济学和统计学。
以贸易全球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和商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1,国际贸易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2.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生力军;
3.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
4.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5.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6.贸易自由化与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层出不穷。
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一)蓬勃发展的国际服务贸易
20世纪80年代以后,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商品贸易。国际服务贸易额从1982年的4050亿美元增长到1987年的9600亿美元,进一步增长到1020亿美元,增长了65438+。从65438年到0993年,世界商品贸易额比上年下降了2%,而国际服务贸易额增长了3%。在国际服务贸易的构成中,运输和旅游服务贸易的比重相对下降,而通信、保险、广告、技术、租赁和管理等服务贸易的比重在上升,特别是高科技产品的附加值在增加,其商品越来越服务密集。
发达国家的经济越来越“服务化”,约占国际服务贸易的3/4。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国,在电信、数据处理、银行、保险等新兴服务项目上优势明显。世界上许多国家出于自身经济安全的考虑,对服务贸易实行保护主义政策,普遍构筑贸易壁垒,对美国服务贸易的扩大构成了强大威胁。因此,几年前,美国向关贸总协定提出了解决服务贸易问题的请求。经过多年的谈判,乌拉圭回合最终达成了一项服务贸易多边框架协议,规定了缔约方的一般义务和纪律,包括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国民待遇、发展中国家的逐步参与、市场准入、争端解决等条款。服务贸易多边框架的建立是关贸总协定在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方面的重大突破,将使缔约各方能够保护服务市场和进行多边谈判,加强人员交流和信息流通,特别是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数据处理、咨询和广告等服务业贸易的逐步自由化,有助于加快国际贸易的发展。
(B)环保产品在全世界都很受欢迎。
从65438年到0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大大增强了世界人民的环保意识,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食品、绿色冰箱、绿色空调、绿色电脑、绿色汽车等绿色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从而推动了电器、能源、建筑、石化等工业部门的变革,形成了污染防治、节能、信息服务等新的庞大产业。北美和西欧的环保技术已经占据了国际市场的60%。根据对西方七个工业国家的调查,抵制非环保产品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79%,可见绿色商品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为解决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委员会于2005年2月1993 15日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议,决定起草一份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工作计划,制定加强贸易与环境措施相互作用的规则,并对以环境为目的的贸易措施和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进行监督。随着国际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项目在国际援助和投资中备受关注。目前,许多国家不仅出台了严格的环保法规,而且在进出口贸易中,无论工业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国家”,都制定了“环保产品优先”的原则。美国克林顿总统明确提出对环保产品制定优惠出口政策;欧盟制定了“绿色投入”政策;东盟国家决定对环保产品征收低关税;这将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7角色编辑
国际贸易对参与贸易的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全国市场供求关系。
调节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交换所需商品,一直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功能。由于受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供求存在一定差异。各国不仅存在产品短缺,还存在各种形式的产品过剩。通过国际贸易,既可以增加国内短缺产品的市场供给,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可以为各国国内市场的过剩产品提供新的出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供求矛盾,从而调节各国市场供求关系。
2.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
当今世界,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各国的分配往往是不平衡的。有些国家劳动力过剩但缺乏资本,有些国家资本充裕但土地不足,有些国家土地辽阔,耕作技术落后。如果没有国际贸易,这些国家国内生产规模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受到生产要素缺乏的制约,一些生产要素就会闲置或浪费,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这些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以国际劳务贸易、资本转移、土地租赁、技术贸易等方式,与其他国家交换国内剩余生产要素,从而减轻或消除短缺生产要素的约束,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要素,扩大生产规模,加快经济发展。
3.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
利用比较优势和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扩大优势商品的生产,减少劣势商品的生产,从国外出口优势商品换取国内劣势商品,从而在社会生产力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国内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国际贸易,逐步协调和改善国内产业结构,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5.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为政府开辟财政收入来源。
政府通过对通过海关的货物征收关税,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国内税,为过境货物提供各种服务,可以获得大量财政收入。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初期,关税收入一度占到联邦财政收入的90%。时至今日,关税和涉外税收仍是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国际贸易也可以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可以通过进口国内紧缺急需的商品,或者比国内商品更便宜、质量更好、款式更新颖、特色更突出的商品,使国内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此外,国际贸易的扩大,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将为中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间接提高国民福利。
6.加强国家间的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国际贸易活动,不仅将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联系起来,也将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卷入国际经济生活。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活动也加速了世界生产力的全面发展。这不仅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8就业形势编辑
就业形势概述
总的来说,国际贸易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形势不是很好。与金融、工商管理等专业相比,排在中间位置。理论学习占研究生的绝大多数。如果想从事研究,硕士毕业后最好继续读博士。
另外,学校的知名度,专业实力,导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是比较重要的。从应用经济学的整体实力来看,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Xi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在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方面都处于前列,相应地,在就业方面也更具优势。
就业方向
国际贸易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贸易机构的业务工作等。具体可以从事报关、检验、物流(货贷)等工作。从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也有一些国际贸易专业的研究生被管理咨询、投资银行等机构录用。
1,从事专业外贸公司进出口业务;
2.从事各类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进出口业务;
3.从事各类外资企业的进出口业务;
4、从事各类专业报关、货物运输等国际物流工作;
5.在各类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初级财务工作和业务管理;
6.协助国际市场调研、策划和国际贸易纠纷调解。